卞忠贞公墓下作①
[原文]
松柏何萧萧,云是卞公墓。背踞冶城颠②,前临大桁路③。缅昔永嘉时,流人竞南渡④。举国扇清言⑤,作达相矜慕⑥。惟公执鄙吝⑦,岩岩畏峰距⑧。一朝荒伧来⑨,旌飞历阳树⑩。取节惭王公⑪,种薤笑诸庾⑫。堂堂卞将军,授命青溪渡。父子忠孝俱,大节光国步⑬。快意温平南⑭,屦及雷池戍⑮。一战翦长鲸⑯,钟簴仍如故⑰。握爪识忠贞⑱,死绥表风素⑲。英爽载云旗⑳,陟降神灵雨㉑。咫尺袁司徒㉒,异代同金铸㉓。
[注释]
①〔惠注〕张敦颐《六朝事迹》:“晋尚书令卞忠贞葬吴冶城,今天庆观乃其地。”乐史《寰宇记》:“卞望之冢,在紫极宫后,临岭沟。亭号曰忠贞亭。”〔金注〕陆游《入蜀记》:“天庆观西有忠烈庙,卞壸庙也,庙后传以为壸墓。”《南畿志》:“二子眕、盱袝葬。” ②〔金注〕《南畿志》:“冶城本吴冶铸之地。” ③〔惠注〕许嵩《建康实录》:“咸康二年,新立朱雀航,对朱雀,南渡淮水。亦名朱雀桥。本吴南津大吴桥也。”张铉《金陵新志》:“镇淮桥,在今府城南门里,疑即朱雀航所。太元中,骠骑府立东航,改朱雀为大航。《晋起居注》曰:‘白舟为航。’”〔金注〕《南畿志》:“宫城之正门,又南五里,至淮水,有一大航门。” ④〔金注〕见卷一《淮安新城有感》诗。 ⑤〔惠注〕《晋书·王衍传》:“衍既有盛才,声名籍甚,妙善玄言,唯谈《老》、《庄》为事,累居显职。后进之士,莫不景慕仿效。矜高浮诞,遂成风俗焉。”〔金注〕《晋书·乐广传》:“广善清言。” ⑥〔金注〕刘义庆《世说》:“阮咸子浑,韵度似父,亦欲作达。” ⑦〔惠注〕《晋书》本传:“壸字望之,天性狷介,不能和俗。阮孚每谓之曰:‘卿恒无闲泰,常如含瓦石,不亦劳乎?’壸曰:‘诸君以道德恢弘,风流相尚,执鄙吝者,非壸而谁!’时贵游子弟,多慕王澄、谢鲲为达。壸厉色于朝曰:‘悖礼伤教,实由于此!’” ⑧〔惠注〕《世说·赏誉篇》:“王丞相云:‘刁玄亮之察察,戴若思之岩岩,卞望之之峰距。’” ⑨〔惠注〕《世说》注:《晋阳秋》曰:“吴人以中州人为伧。”《名句文身表异录》:“弹王融奏曰:‘招纳不逞,扇诱荒伧。’六朝时以北人为荒伧。” ⑩〔惠注〕《晋书·温峤传》:“时祖约据历阳,与峻为首尾。”按《苏峻传》,峻时为历阳内史,故云。太白《金陵歌》:“秀色横兮历阳树。”历阳,今和州。 ⑪〔惠注〕《晋书·陶侃传》:“侃斩峻,王导入石头城,令取故节。侃笑曰:‘苏武节似不如是。’导有惭色。” ⑫〔惠注〕《晋书·庾亮传》:“亮啖薤,因留白,侃问曰:‘安用此为?’亮云:‘故可以种。’侃于是尤相称叹。” ⑬〔惠注〕《晋书》本传:“苏峻攻青溪,壸与诸军败绩。壸时发背创犹未合,力疾而战,死之,时年四十八。二子眕、盱见父殁,相随赴贼,同时见害。眕,散骑侍郎。弟盱,奉车都尉。母抚二子尸哭曰:‘父为忠臣,子为孝子,夫何恨乎!’” ⑭〔金注〕《晋书·温峤传》:“峤咸和初,代应詹为江州刺史、持节都督平南将军,镇武昌。” ⑮〔惠注〕《纲目集览》:《同安志》曰:“雷池源去宿松县界东流三百馀里,经望江县南五里龙潭河沿流三十里,出大江,即大雷池也。”庾亮《报温峤书》云:“无过雷池一步。”〔金注〕《左传·宣十四年》:“屦及于窒皇。”王应麟《困学纪闻》:“大雷岸在舒州。”《水经注》:“所谓大雷口也。晋有大雷戍,陈置大雷郡。” ⑯〔金注〕《异物志》:“鲸鱼长者数十里,小者数十丈。”古乐府:“辽东海北翦长鲸。”《晋书·温峤传》:“峤曰:‘今日之举,决在一战!’”又《苏峻传》:“峤与赵胤率步兵万人,从白石南上以临之。峻与匡孝将八千人逆战,峻遣子硕与孝以数十骑先薄赵胤,败之。峻望见胤走,曰:‘孝能破贼,我更不如乎!’因舍其众,与数骑北下突阵,不得入,将回趋白木陂,牙门彭世、李千等投之以矛,坠马,脔割之,焚其骨,三军皆呼万岁。” ⑰〔惠注〕《史记·秦始皇本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鐻音居,与簴同。《唐书·于公异传》:“李晟表为招讨府掌书记。朱泚平,露布于德宗曰:‘钟簴不移,庙貌如故。’” ⑱〔惠注〕《晋书》本传:“壸死后,盗发壸墓,尸僵,鬓发苍白,面如生,两手悉拳,爪甲穿达手背。安帝给钱十万,以修茔兆。” ⑲〔惠注〕《荀子》:“将死鼓,驭死辔。”《司马法》:“将军死绥,有前无却。”注:“有前一尺,无却一寸。” ⑳〔惠注〕《楚辞·少司命》:“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㉑〔惠注〕《山鬼篇》:“杳冥冥兮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㉒〔金注〕见卷一《读史杂感》诗。 ㉓〔惠注〕范蠡事,见《越语》。〔金注〕见卷二《姑苏怀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