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天阙望金陵怀古

登天阙望金陵怀古

[原文]

我登牛首山,天阙何厜㕒。上造青云端,下瞰无端倪。壮哉六朝都,佳丽诚在兹。龙虎气盘郁,将相罗雄姿。缅思赤乌年,爰逮太元时。五马浮渡江,一马独权奇。桓桓始兴公,幕府陈军麾。懿此帝王宅,双阙卫京师。青山似洛中,大江环四垂。智力邈千载,兴废如弈棋。江山看不殊,俯仰自生悲。北眺玄武湖,蒋山亏蔽之。博望峙西南,列戍多旌旗。时清异偏安,凭吊将奚为?落照横江流,万里天风吹。壮心不可已,泪下如绠縻

[注释]

①〔惠注〕山谦之《丹阳记》:“大兴中,议者皆言汉司徒义兴许彧墓二阙高壮,可徙施之。王茂弘弗欲。后陪乘出宣阳门,南望牛头山两峰,即曰:‘此天阙也。岂烦改作!’帝从之。今出宣阳门,望此山,良似阙。”《尔雅·释山》:“奉者厜㕒。”郭璞曰:“谓山峰头巉岩。”  ②〔惠注〕《庄子·大宗师篇》:“反履终始,不知端倪。”注:“倪音崖。”  ③〔惠注〕谢脁《鼓吹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④〔金注〕韦昭《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观秣陵山阜,乃叹曰:‘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帝王之宅也。’”  ⑤〔金注〕见卷十一《集光孝寺》诗。  ⑥〔惠注〕《晋书·元帝纪》:“始秦时望气者云‘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及孙权之称号,自谓当之。孙盛以为始皇逮于孙氏四百三十七载,考其历数,犹为未及。元帝之渡江也,乃五百二十六年,真人之应在于此矣。”〔金注〕按:元帝建武至孝武太元,又已六十年。曰五百者,盖举成数言之也。  ⑦〔惠注〕《元帝纪》:“太安之际,童谣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及永嘉中,王室倾覆,帝与西阳、汝南、南顿、彭城五王获济,而帝竟登大位焉。”  ⑧〔惠注〕《汉书·礼乐志》:“《天马歌》云:志俶傥,精权奇。”  ⑨〔惠注〕《晋书·王导传》:“明帝伐王敦,导进封始兴郡公。”  ⑩〔惠注〕祝穆《方舆胜览》:“幕府山,在郡西二十五里。”顾野王《舆地志》:“晋元帝渡江,丞相导建幕于此。”  ⑪〔惠注〕周密《浩然斋意抄》:“‘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此江左新亭语。寻常读去,不晓其语。盖洛阳四山,围伊洛瀍涧在中,时建康亦四山,围秦淮直在中,故云耳。所以李白诗云:‘山似洛阳多。’许浑诗云:‘只有青山似洛中。’”〔金注〕曾植诗:“青山四合绕天津,风景依然似洛滨。”  ⑫〔惠注〕陈寿《上诸葛氏集》云:“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凌迟,大义不及邪?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⑬〔金注〕杜甫诗:“闻道长安似弈棋。”  ⑭〔金注〕《建康志》:“宋元嘉中,蒋陵湖有黑龙见,故名玄武湖。”郑文宝《南唐近事》:“金陵城北有湖,幕府、鸡笼二山环其西,钟阜、蒋山诸峰耸其右,所谓玄武湖也。”  ⑮〔惠注〕《龟山操》:“子欲望鲁,龟山蔽之。手无柯斧,奈龟山何?”〔金注〕《白帖》:“建康东北十里有钟山,旧名金山。汉末金陵尉蒋子文讨贼战亡,灵发于山,因立蒋侯祠焉,号曰蒋山。”司马相如《子虚赋》:“日月蔽亏。”张揖曰:“高山拥蔽日月。亏,缺,半见也。”  ⑯〔惠注〕《元和郡县图志》:“博望山在当涂县西三十五里,与和州对,岸江。西岸曰梁山。两山相望如门。”〔金注〕见卷十二《天门山夜泊》诗。  ⑰〔惠注〕王仲宣《咏史》诗:“临穴呼苍天,涕下如绠縻。”〔金注〕李善曰:《说文》曰:“绠,汲井绠也。縻,牛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