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关岭①
[原文]
早发陈仓道②,马蹄乱云雾。行行到柴关,云低雨倾注。斜径中槎牙③,幽篁四森布④。大石立当关,势如猛虎踞。世无飞将军⑤,磨牙尔何怒⑥。蛟龙喜昵近,气夺生忧惧。怪鸟时一啼,闻声不知处。黑江远澒洞⑦,万瀑齐奔赴。颇闻紫柏山⑧,仙灵所游寓。石髓傥一逢⑨,白日生毛羽⑩。谁使野鹤姿,氋氃堕笼笯⑪。真宰不可问⑫,更向苍茫去。
[注释]
①〔惠注〕马理《陕西通志》:“柴关在凤县东南一百三十五里,今柴关岭至高峻。”《蜀道驿程记》:“岭上下二十里,石齿廉利如剑锷。”〔金注〕《秦蜀驿程后记》:“下岭即古陈仓道。” ②〔惠注〕《明一统志》:“陈仓道在沔县东北二十里,由百丈坡入山,今荒塞。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曹操自陈仓出散关,即此。” ③〔惠注〕孙樵《龙多山记》:“槎牙重复,争先角逐。”王文考《鲁灵光殿赋》:“枝牚杈枒而斜据。”注:“杈枒,参差之貌,与槎牙同。” ④〔惠注〕《楚辞·山鬼》:“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王逸曰:“幽篁,竹林也。”洪兴祖曰:“篁,音皇。”《汉书》云:“篁竹之中。”注云:“竹田曰篁。”《蜀道驿程记》:“幽篁丛木蒙茸,数十里不见山颠。”方象瑛《使蜀日记》:“柴关岭四面高山,不见顶路。” ⑤〔惠注〕见《史记·李将军传》。 ⑥〔惠注〕《易林·讼之鼎》云:“虎聚磨牙,以待豚猪。”杨雄《长杨赋》:“凿齿之徒,相与磨牙而争之。”《龙多山录》:“突者虎怒,企者猿踞。” ⑦〔惠注〕《陕西通志》:“褒水即黑龙江,源出太白山,经凤县梁泉南流入褒中。”《蜀道驿程记》:“柴关以南青羊水,俗云黑龙江。西南至武关北,褒水从东来,注之。” ⑧〔惠注〕李应祥《雍胜略》:“紫柏山,在凤县东南七十里。山上有七十二洞,异人多隐于此。”〔金注〕先生《蜀道驿程后记》:“柴关岭南紫柏山,有岩洞七十二。” ⑨〔惠注〕葛洪《神仙传》:“按《神仙经》云:神山五百年辄开,其中石髓出,得而服之,寿与天相半。” ⑩〔金注〕《晋书·嵇康传》:“遇王烈,共入山。烈尝得石髓如饴,即自服半,馀半与康,皆凝而为石。” ⑪〔惠注〕《世说·排调篇》:“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而不肯舞。”《古今韵会》:“氋氃,散毛貌。”《方言》:“笼,南楚江沔之间谓之篣,或谓之笯。”郭璞曰:“笯,音都墓,亦呼蓝。”《楚辞·怀沙》:“凤凰在笯兮,鸡鹜翔舞。”注:“笯,笼落也,音暮。”释行均《龙龛手鉴》:“笯,奴怒二音,盛鸟笼也。” ⑫〔惠注〕朱楷曰:陆龟蒙《幽居赋》:“真宰难问,洪钧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