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岁
[原文]
频岁孙恩乱①,帆樯压海头。传烽连戍垒,野哭聚沙洲②。司马能清野③,天吴渐稳流④。江淮非异土,飘泊汝何忧。
[注释]
①〔金注〕见卷一《润州怀古》诗。 ②〔惠注〕少陵《咏怀》诗:“野哭初闻战。” ③〔惠注〕《十六国春秋·南燕录》:“大上五年夏四月,晋丞相刘裕率舟北伐,太尉桂阳王镇谓韩谆曰:‘主上既不能逆战却敌,又不肯徙民清野,延敌入腹,坐待攻围,酷似刘璋矣。’”何承天《安边论》:“坚壁清野,以俟其来;整甲缮兵,以待其敝。”周天度曰:《后汉书·鲜卑传》:“元初二年秋,辽东鲜卑围无虑县,州郡合兵固保清野,鲜卑无所得。”注:“清野,谓收敛积聚,不令寇得之也。”〔金注〕《宋史·卫肤敏传》:“建议陕西、山东、淮南诸路,并令增陴浚湟,徙民入城,为清野计。” ④〔惠注〕徐夔曰:《山海经》:“朝阳之谷,有神曰天吴,是为水伯,虎身人面,八首八足八尾,皆青黄色。”木华《海赋》:“天吴乍见而仿佛。”少陵《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诗:“峣关险路今虚远,禹凿寒江正稳流。”
惠注引《国雅》评云:“效少陵,得风人温厚之意。”
惠按:顺治十六年八月,江南总督郎廷佐奏:海寇自陷镇江,势愈猖獗,于六月二十六日,逼犯江宁城。臣同昂邦章京哈哈木、梅勒章京噶褚哈等,两路出剿击贼。七月十二日,逆渠郑成功,亲拥战船数千,贼众十馀万,登陆攻犯江宁,城外连下八十三营,络绎不绝。又于上江下江以及江北等处,分布贼艘,阻截要路。臣与哈哈木等,昼夜固守。至七月十五日,苏松总兵梁化凤,抚臣蒋国柱,调发苏松提督标下游击徐登第、金山营参将张国俊、水师右营守备王大成,又驻防杭州固山大牙他里等,各领马步官兵抵江宁。臣等于七月二十三日,发总督提督两绿旗官兵,并梁化凤标营官兵,从仪凤、钟阜二门出剿,擒伪总统余新,并斩伪总兵二员,击死贼众无算。其明日,臣等公议,满州绿旗官兵悉出击贼,留臣守城。其昂邦章京哈哈木,梅勒章京噶褚哈、马尔赛,苏松总兵官梁化凤等,由陆路进。汉兵提督管效忠、固山大贾尔布巴图鲁、法住巴图鲁,臣标副将冯武卿等,由水路进。各统官兵,次日五鼓齐出。贼已离营,屯扎高山,摆设挨火炮,列阵迎敌。我兵自下仰攻,鏖战多时,贼始大败。生擒伪提督甘辉并总兵等官,烧毁贼艘五百馀只。馀孽顺流败遁。哈哈木、噶褚哈等,复领水陆两路官兵,疾追至镇江瓜州。诸贼闻风,乘舟而遁。我兵于二十八日回江宁。得旨:据奏满汉官兵奋勇水陆并进,擒剿逆寇甚多。克奏大捷,深可嘉悦。着该部从优议叙。
金按;《世祖实录》:“顺治十六年六月壬子,海寇陷镇江府。七月丙子,犯江宁省城。江督郎廷佐奏报:逆渠郑成功亲拥战舰数千,贼众十馀万,攻犯江宁。又于上江下江,分布贼船,阻截要路。臣同驻防将军哈哈木(贵州凯旋)、梅勒章京噶褚哈、马尔赛等固守。苏松总兵梁化凤、固山大牙他里等,俱抵江宁。水陆并进,贼败遁。荆州将军安达里等赴援,至扬子江港口,贼兵迎击,败之。复犯崇明,游击刘国玉击败之。贼复南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