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县①

中江县

[原文]

惨淡黄云暮,行人出草莱。风涛两江合,斜照乱峰开。秋老飞乌县,乡遥戏马台。郫筒何处是,一月罢衔杯。

[注释]

①〔惠注〕《明一统志》:“中江县在潼川州西一百二十里,本属汉伍城县,宋改为中江。”《元和郡县图志》:“内江水本名中江,经梓州玄武县,去县百步。”〔金注〕先生《蜀道驿程记》:“南江、东江合流,其下为中江,流入射洪、遂宁,与涪江会。汉以为县。”  ②〔惠注〕《蜀中名胜记》:“南江自绵之神泉县来冲山足,已而东走百五十里至郡城下合涪江。东江来自涪城历马桥,过五成山,至玄武山下入于南江。二江之水冬或可涉,夏秋积雨往往涨至数丈,为垫溺之患。”  ③〔惠注〕王存《九域志》:“飞乌县在梓州西南一百三十五里。”《明一统志》:“废飞乌县,元并入中江。”  ④〔惠注〕崔懋《新城县志》:“系马台,今县治也。相传齐桓景时筑,亦名戏马台。”  ⑤〔惠注〕徐夔曰:《华阳风俗录》:“郫县有郫筒池,池旁有大竹,郫人刳其节,倾春酿于筒,包以藕丝,蔽以蕉叶,信宿香达于外,然后断之以献,俗号郫筒酒。”《成都志》:“山涛为郫县时,刳大竹酴醵酿酒,兼旬方开,香百十步,时人传之为郫筒酒。”按《吴船录》据《华阳风俗记》云云,观此则是就竹林中为之。今无此酒矣。〔金注〕赵抃《成都古今记》:“成都府西五十里曰郫县,以竹筒盛美酒,号曰郫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