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道中
①
[原文]
时序飒已变,征蓬何处休。远天吴岳影②,斜日渭川流。云栈馀高鸟,磻溪有钓钩③。龙钟三十九④,白尽老夫头。
[注释]
①〔金注〕《陕西通志》:“凤翔府宝鸡县城南通褒斜大路,属汉中府。” ②〔惠注〕徐夔曰:《续汉书·郡国志》:“扶风有吴岳山。”郭璞曰:“别名吴山,《周礼》所谓岳山者。” ③〔惠注〕《明一统志》:“磻溪在宝鸡县东南八十里。”〔金注〕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之右,磻溪水注之。溪中有泉,谓之兹泉,即《吕氏春秋》所谓太公钓兹泉也。今人谓之几谷。石壁深高,幽篁邃密,林障秀阻,即太公垂钓之所也。其投竿跽饵,两膝遗迹犹存。” ④〔惠注〕徐夔曰:东坡诗:“龙钟三十九,劳生已过半。岁暮日斜时,还为昔人叹。”按:时先生年三十九岁。〔金注〕吴处厚《青箱杂记》:“龙钟切为癃,潦倒切为老。谓人之癃老以龙钟目之,音义取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