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谷庵二首①庵有黄杨二株,最奇
[原文]
三寸黄柑水浸渠②,一株红桂映棕榈③。钩帘恰对中梁色④,正好高眠读道书⑤。
[注释]
①〔金注〕先生《蜀道驿程记》:“沿汉江北岸而西,复涉褒水。其南直中梁山,不半里,即褒水入汉处。长寨有虚谷庵。” ②〔惠注〕少陵《即事诗》:“一双白鱼不受钓,三寸黄柑犹自青。”东坡《次韵曾仲锡元日见寄》诗:“燕南异事直堪纪,三寸黄柑擘永嘉。”〔金注〕郭义恭《广志》:“珠崖有黄柑,一核。成都有平蒂柑,大如升,色苍黄。犍为南安县亦出黄柑。”《宋书·彭城王义康传》:“取柑大三寸供御。”杜甫诗:“园柑长成时,三寸如黄金。” ③〔金注〕李德裕《一品集》:“平泉庄有剡溪之红桂。”《二如亭群芳谱》:“棕榈出西川,今江南有之。木端叶大于扇,名栟榈,俗作综䰕。皮中毛缕如马之骏䰕,故名。” ④〔惠注〕少陵《水阁朝霁》诗:“钩帘宿鹭起,丸药流莺啭。”李应祥《雍胜略》:“中梁山在褒城县南三十里。旧谓南方之美者,有中梁之犀象。”又云:“镇梁州之中,故曰中梁。” ⑤〔惠注〕《吴书·孙破虏传》注:“江表传曰:道士于吉立精舍,烧香读道书。”
惠注引陈子文《益州于役记》:“《蜀道集》云:虚谷庵有千枝黄杨。二树甚奇,在褒城县长寨村北里许。访之,今存其一树。回忆夫子使节西来,摩娑树下有‘钩帘恰对中梁色,正好高眠读道书’之咏。禧以风尘委顿,寻游于此,盘旋嘉树之侧,缅怀高致,五千里外还若觌面,小子所得良已多矣。树高二丈,其荫满庭,绿莎覆根,丛栟旁植,亦幽境也。”
[原文]
太息黄杨树子前①,琳宫几岁饱风烟②。交柯接叶真怜汝③,未似先生厄闰年④。
[注释]
①〔惠注〕汪棣曰:《史记索隐》:“太息,谓久蓄气而大吁也。” ②〔惠注〕承德曰:东坡《读道藏书》:“嗟予亦何幸,偶得琳宫居。” ③〔惠注〕汪棣曰:《水经注》:“交柯蔚云。”接叶见杜诗。 ④〔惠注〕徐夔曰:东坡《退圃》诗:“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自注:“黄杨岁长一寸,闰月年缩一寸。一云遇闰退三寸。”按。陆佃《埤雅》:“黄杨木性坚致难长,俗云岁长一寸,闰年倒长一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