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感兴四首
[原文]
行役忽永久,衣裳白露凄①。秋风吹剑外②,客鬓老巴西③。萤火飞还没④,寒螀咽复啼⑤。不堪蜀道雨,山雾昼常迷。
[注释]
①〔金注〕杜甫诗:“衣裳判白露。” ②〔惠注〕朱氏杜诗注:“蜀在剑门之外,故曰剑外。”〔金注〕杜甫诗:“草木变衰行剑外。”李商隐诗:“剑外从军远。”按:剑外,剑阁之外也。 ③〔惠注〕《补续全蜀艺文志》:“刘长卿有《寄巴西亲故诗》,阆中左绵皆得称巴西。”〔金注〕乐史《寰宇记》:“巴西县属绵州,本汉涪县。”按《唐书·地理志》:“绵州巴西郡治巴西县。又刘璋分三巴,巴郡阆中县,巴西郡治焉。唐先天二年改隆州巴西郡为阆州阆中郡,盖绵、阆皆称巴西。” ④〔惠注〕《蜀道驿程记》:“十八日抵保宁府治阆中县,入城宿使院,夜见萤火。” ⑤〔惠注〕沈大成曰:《淮南子·说林训》:“寒将翔水。”高诱曰:“寒将,水鸟。将,古文螀。”《尔雅·释虫》:“蜕,寒蜩。”郭璞曰:“寒螀也。似蝉而小,青色。”《月令》曰:“寒蝉鸣。”按:钱起《宿新里馆》诗:“无以逃悲思,寒螀处处啼。”一虫一鸟,未知孰是。
[原文]
巴树小摇落①,薄寒初中人②。江山纷暮节③,风露感萧晨④。远使非卭杖⑤,思归阅角巾⑥。流波三峡外⑦,何处觅文鳞⑧。
[注释]
①〔惠注〕少陵《大历二年九月三十日》诗:“年年小摇落,不与故园同。” ②〔惠注〕《楚辞·九辩》:“惨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③〔惠注〕谢灵运《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良辰感圣心,灵旗兴暮节。”岑嘉州《暮秋山行》诗:“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晨。”梁元帝《纂要》:“冬日暮节。” ④〔惠注〕徐夔曰: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诗:“哲匠感萧晨。”注:“萧晨,秋晨也。”〔金注〕见卷四《玉泉》诗。 ⑤〔金注〕《汉书·张骞传》:“骞曰:臣在大夏时,见卭竹杖、蜀布。” ⑥〔惠注〕徐夔曰:羊祜与弟琇书曰:“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为容棺之墟。”〔金注〕见卷七《送浦潜夫》诗。 ⑦〔金注〕见卷六《登虾蟆碚》诗。 ⑧〔惠注〕徐夔曰:相如《上林赋》:“瑸斒文鳞。”李义山诗:“枉缘书札损文鳞。”
[原文]
西汉茫茫去①,来过碧玉楼②。九回肠已断③,三折水还流④。涕泪闻鹃鸟,云山绕剑州。老亲穿望眼,霜雪白盈头。
[注释]
①〔惠注〕乐史《寰宇记》:“嘉陵水一名西汉水,又名阆中水。”《周地图》云:“水源出秦州嘉陵,因名嘉陵水。经阆中,即名阆中水。” ②〔惠注〕《方舆胜览》:“阆苑十二楼尚阙,宋公德之为阆州守,乃建碧玉楼于衙城之西南隅,亦名十二楼,以成阆苑之胜概。”《蜀中名胜记》:“按杜甫诗:‘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楼名取此。” ③〔金注〕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迴。”柳宗元诗:“江流曲似九迴肠。” ④〔惠注〕刘昫《唐书·地理志》:“阆州阆中县,汉属巴郡。梁置北巴州,西魏为盘龙郡。阆水迂回绕三曲,故曰阆中。”
[原文]
蜀雨连秦栈,秋阴暮复朝。山盘黄鹘急①,江合紫羌遥②。乌鹊知何意③,鼋鼍尔独骄。蓬莱不可到④,回首向风飙。
[注释]
①〔惠注〕郑嵎《津阳门》诗注:“岐王有北山黄鹘。” ②〔惠注〕《华阳国志》:“阴平郡多氐傁,有黑白水羌、紫羌。” ③〔惠注〕少陵《玉台观》诗:“江光隐见鼋鼍窟,石势参差乌鹊桥。”又《桔柏渡》诗:“绝岸鼋鼍骄。” ④〔惠注〕庾信《哀江南赋》:“风飙道阻,蓬莱无可到之期;舟楫路穷,星汉非乘槎可上。”少陵《游子》诗:“蓬莱如可到,衰白问群仙。”又《官定后戏赠诗》:“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