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江口闻笛声寄家兄西樵四首
[原文]
云水正寥落,笛声何处生。飒然秋思满,不觉有离情。凉月阁边水,西风江上城。何须武溪曲,辛苦怨南征①。
[注释]
①〔惠注〕徐夔曰:崔豹《古今注》:“《武溪深》,马援南征所作也。援门生爰寄生善吹笛,援作歌,令寄生吹笛以和之,名曰《武溪深》,云:‘滔滔武溪一何深,鸟飞不度,兽不敢临。嗟哉武溪兮多毒淫。’”
[原文]
扬子江头月,流光千里馀。美人临水别,隔岁几行书。霜落吹羌笛①,烟深闻夜渔②。调高风籁寂,流怨满空虚。
[注释]
①〔惠注〕虞羲《咏霍将军北伐》诗:“胡笳关下思,羌笛陇头鸣。”李善曰:“沈约《宋书》有《胡汉旧筝笛录》,有曲,不记所出。《长笛赋》:近世双笛从羌起。”〔金注〕应劭《风俗通》:“笛原羌出,羌笛与笛,二器不同。长于古笛,有三孔,大小异,故谓之双笛。” ②〔惠注〕孟襄阳《宿武阳》诗:“扣舷闻夜渔。”
[原文]
半夜苍龙吟①,能伤楚客心。离人歌水调②,清怨激枫林。估舶不能发,江波此夕深。夜寒沙雁起,缥缈竟难寻。
[注释]
①〔金注〕马融《长笛赋》:“龙鸣水中不见已,截竹吹之声相似。”李白诗:“龙吟曾可听,凤笛吹应好。”又:“笛奏龙吟水。” ②〔惠注〕徐夔曰:《乐苑》:“水调歌,始隋炀帝凿汴河制此曲,唐用其名。”
[原文]
李謩天宝伎,裂竹老龙惊①。此夜瓜洲渡②,风高白浪生。精灵泣相语③,云月皓将盈。入破那能寐,依依陇水清④。
[注释]
①〔惠注〕徐夔曰:李肇《国史补》:“李舟尝得村舍烟竹,截以为笛,坚如铁石,以遗李謩。謩吹笛天下第一,月夜泛江吹之。俄有客立于岸,呼之共载。既至,请笛而吹,其声精壮,山石可裂。謩未尝闻,疑其蛟龙也。” ②〔惠注〕沈大成曰:《国史补》:“李謩尝秋夜吹笛于瓜洲,楫载甚隘,初发调,群动皆息;及数奏,微风飒然立至。有顷,舟人贾客有怨叹悲泣之声。”〔金注〕《明一统志》:“瓜洲镇有瓜洲渡,以通镇江。” ③〔惠注〕李涉《与李勃新罗剑歌》:“暗中往往精灵语。”〔金注〕傅毅《舞赋》:“绎精灵之所束。” ④〔惠注〕乐府横吹曲有《陇头吟》,一曰《陇头水》。〔金注〕郦道元《水经注》:“陇水南出长城中,北流至般阳县故城西,南与般水会。”郭仲产《秦州记》:“陇头流水,分离四下。念我行役,飘然旷野。登高望远,涕零双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