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县题杨升庵先生故宅有二桂树尚存

新都县题杨升庵先生故宅有二桂树尚存

[原文]

侍臣迁谪后,常忆泰陵园。词赋留金齿,生还望玉门。交州无士燮,南海得虞翻。废宅西风里,连蜷桂树存

[注释]

①〔惠注〕尹守衡《史窃》:“杨慎字用修,成都新都人也。正德六年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世宗入继大统,父廷和以大礼议不合罢免,慎率同官与上争,不能得,倡百官撼门大哭,上大怒,杖朝堂几死,谪戍永昌。”  ②〔惠注〕《史窃》:“宪宗十皇子,次为献皇帝,孝宗皇帝弟也。敬皇立,献皇帝受封于兴,是为兴王。正德十四年,兴王即世,肃皇帝为兴王之子嗣国。正德十六年,毅皇宾天,无子,遗诏遵用祖训兄终弟及之文,以肃王帝入嗣皇帝位。内阁大学士杨廷和建议,兴王于大行皇帝兄弟行弟无后兄之义,当考孝宗。”《燕都游览志》:“孝宗敬皇陵曰泰陵,在茂陵之西。”〔金注〕见卷二《过汜光湖》诗。  ③〔惠注〕梁维枢《玉剑尊闻》:“用修谪滇,有东山之癖,诸夷酋欲得其诗翰不可,乃以精白绫作祴,诸妓服之,使酒间乞书。杨欣然命笔,醉墨淋漓裙袖。酋重赏妓女,购归装潢成卷。”徐夔曰:《云南志》:“百夷之俗,以金裹两齿,曰金齿蛮,漆其齿曰漆齿蛮,文其面曰绣面蛮,刾其足曰花脚蛮,以彩绳撮髻曰花角蛮。”按《明一统志》:“永昌军民府,元金齿宣抚司所治也。”  ④〔惠注〕徐夔曰:《后汉书》:“班超久在绝域,年老思归,乃上疏曰: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⑤〔惠注〕徐夔曰:《吴书》:“士燮,其先鲁国人,至王莽之乱,避地交州。燮少游学京师,后迁交阯太守。燮体器宽厚,谦虚下士,中国士人往依避难者以百数。耽玩《春秋》,为之注解,陈国袁徽与尚书令荀彧书,极称之。燮在郡四十馀岁,第九十卒。”  ⑥〔金注〕见卷十一《集光孝寺》诗。  ⑦〔惠注〕《陇蜀馀闻》:“壬子入蜀,过新都,假馆杨升庵先生故第。瓦砾之间,有二桂树尚存。丙子再入蜀,询先生第,已为尉署。讯二桂树,犹在,为之感叹。”《益州于役记》:“杨文忠公宅北向,堂前木樨二树,是文忠手植。”  ⑧〔金注〕《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