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谢方山舍人二首①

赠谢方山舍人二首

[原文]

历落嶔崎可笑人,朝衫犹自染京尘。深怜谢客吟诗好,莫讶王郎斫地频。三月莺花连下杜,廿年车库感平津。青丝挈酒高梁水,取次东风解禊辰

[注释]

①〔惠注〕谢重辉,字方山,德州人。愚山《学馀诗集》:“方山,相国之子,有《春兴》诗传都下。”汪隶曰:顾炎武《菰中随笔》:“文华、武英两殿中书舍人,即汉之丞相掾、晋之中书舍人、唐宋之起居舍人也。”  ②〔惠注〕徐夔曰:《世说》:“周伯仁道:桓茂伦嶔崎历落可笑人。”  ③〔惠注〕陆士衡《为顾彦先赠妇》诗:“京洛多风尘,衣素化为缁。”〔金注〕韩愈诗:“从事久此穿朝衫。”  ④〔惠注〕徐夔曰:钟嵘《诗品》:“初,钱塘杜明师夜梦东南有人来,入其馆。是夕灵运生于会稽,旬日而谢玄亡。其家以子孙难得,送于杜治养之,十五方还,故名客儿。”〔金注〕《南史·谢弘微传》:“客儿,灵运小名也。”又谢客为元嘉之雄。  ⑤〔惠注〕徐夔曰:少陵《短歌行赠王郎司直》诗:“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材。”  ⑥〔惠注〕《汉书·宣帝纪》:“率常在下杜。”孟康曰:“在长安南。”师古曰:“下杜即今之杜城。”《水经注》:“长茂亭,其南有下杜城。”应劭曰:“故杜陵之下聚落也,故曰下杜门。”〔金注〕宋敏求《长安志》:“下杜城在长安县南一十五里。”  ⑦〔惠注〕徐夔曰:《汉书·公孙弘传》:“凡为丞相御史六岁,年八十,终丞相位。其后李蔡、严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继踵为丞相。自蔡至庆,丞相府客馆丘墟而已。至贺、屈氂时,坏以为马廐车库奴婢室而已。弘封平津侯。”按:平津谓清义公也。清义名升,字青墩,顺治初大学士。  ⑧〔惠注〕太白《待酒不至》诗:“玉壶系青丝,沽酒来何迟。”郝衡《大元混一舆地要览》:“高梁河源自昌平,经宛平,自和义流入皇城。”〔金注〕《顺天府志》:“高梁水东径昌平沙磵之南,经高梁店流入都城海子。”  ⑨〔惠注〕少陵诗:“取次莫论兵。”东坡诗:“竹杖芒鞋取次行。”

[原文]

舍人帘阁昼凝香,下直清斋似太常。昨日同寻烟际寺,题诗多在赞公房。晴溪冰雪寒逾好,风磴莓苔滑不妨。骑马城南春又暮,几回西笑忆沧浪

[注释]

①〔金注〕韦应物诗:“燕寝凝清香。”  ②〔惠注〕徐夔曰:《后汉书》:“周泽为太常,清洁修行。尽敬宗庙,常卧病斋宫。妻哀泽老病,窥问所苦。泽大怒,以妻干斋禁,收送诏狱谢罪。时人为之语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年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注:“《汉官仪》此下云:一日不斋醉如泥。”  ③〔惠注〕洪觉范《访友人诗》:“乞食久辞烟际寺,连床今对夜深灯。”按:同寻烟际寺,谓初春与方山同游西山诸胜也。  ④〔惠注〕徐夔曰:少陵有《宿赞公房》诗,赵注;“赞公,房相之客。”  ⑤〔惠注〕谢灵运《石门》诗:“苔滑谁能步。”李善曰:“《天台山赋》曰:践梅苔之滑石。”放翁《三游洞》诗:“苔径芒鞋滑不妨。”  ⑥〔惠注〕徐夔曰: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西向而笑。”李善《文选》注:“《十洲记》曰:沧浪海岛中有石室,九老仙都治处,仙官数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