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寄内二首①

灞桥寄内二首

[原文]

长乐坡前雨似尘,少陵原上泪沾巾。灞桥两岸千条柳,送尽东西渡水人。

[注释]

①〔金注〕见卷三《赵北口见秋柳感成》诗。  ②〔惠注〕《元和郡县图志》:“长乐坡在万年县东北一十六里,即滻川之西岸,旧名滻坂。隋文帝恶其坂名,改曰长乐坡。”程大昌《雍录》:“隋文帝以坂反音同,取其北对长乐而立为坂名,以更之。”  ③〔金注〕宋敏求《长安志》:“长安、万年二县之外,有毕原、白鹿原、少陵原、高阳原、细柳原。”

[原文]

太华终南万里遥,西来无处不魂销。闺中若问金钱卜,秋雨秋风过灞桥。

[注释]

①〔惠注〕《朱子语类》:“今人以三钱当揲蓍,乃汉焦赣京房之学。”又云:“卜易卦以钱掷,以甲子起卦,始于京房。”《周易启蒙翼传》:“以京易考之,世所传火珠林者,即其法也,以三钱掷之。”徐夔曰:唐于鹄《江南曲》:“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金注〕陈继儒《群碎录》:“卜者以钱,唐时已用之。”贾公彦《仪礼》注云:“以三少为重钱,重钱九也。三多为交钱,交钱六也。两多一少为单钱,单钱七也。两少一多为拆钱,拆钱八也。”

惠注引先生《张宜人行述》:“予奉使入蜀时,两丧爱子,宜人病骨支床。初秋朔日出都,宜人强起䦱门送予,反袂拭面,意若永诀者。予途中寄诗,次灞桥再寄诗云云,宜人见之,揽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