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溪
①
[原文]
剩水残山只益愁,梓州荒绝接隆州②。眼明今日盐亭路③,十里鹅溪碧玉流。
[注释]
①〔惠注〕东坡诗注:“鹅溪,在梓州盐亭,出绢甚良。”《杨氏六帖》:“蜀东川鹅溪出画绢。”《益州于役记》:“紫荆河南流即鹅溪,溪水漂绢最白。子瞻诗‘爱杀鹅溪白茧光’,指此矣。” ②〔惠注〕《明清类天文分野书》:“潼川州,汉广汉郡及都县地,隋开皇末改为梓州。保宁府,汉巴郡,西魏改为隆州,唐开元间又改阆州。”按:《通典》隆作崇,避明皇讳也。〔金注〕《明一统志》:“潼川州,隋改为梓州。”又:“保宁府,春秋为巴国地,唐复为隆州。”先生《蜀道驿程记》:“县城垛已毁,居民尚数百家。” ③〔惠注〕王存《九域志》:“盐亭县在梓州东九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