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渊颖题袁子仁巴船出峡图①
[原文]
桃花夜泛三川水②,蜀中估船日千里。锦官城外指东吴③,万里行当自兹始④。金牛玉垒向天开⑤,朝云突兀瞿唐堆⑥。飞流一瞬下万仞⑦,长年屏息颜如灰⑧。峡中无人但烟雾,杜宇声悲客行处⑨。巴巫迎神歌竹枝⑩,忽见云安郭边树⑪。上峡悬橦下安流⑫,东风吹送江陵舟⑬。却从一幅鹅溪上⑭,仿佛三刀梦益州⑮。
[注释]
①〔惠注〕按《渊颖集》,是图乃袁子仁所藏也。 ②〔惠注〕王象之《舆地纪胜》:“桃花水在射洪县东北,合涪江。”《汉书》:“韩婴《诗传》曰:‘三月桃花水。’”王氏苏诗注:“唐以剑南东、西及山南西道为三川。” ③〔惠注〕《元和郡县图志》:“锦官城,在成都县南十里。”〔金注〕赵林《成都古今记》:“孟后主于成都城上种芙容如锦,因名锦官城,一名锦官。” ④〔惠注〕常璩《华阳国志》:“郡治少城,西南两江七桥,南渡流曰万里桥。在成都县南八里。蜀使费祎聘吴,诸葛亮祖之,祎叹曰:‘万里之行,始于此桥。’因以为名。”范成大《吴船录》:“蜀人入吴者,皆从合江亭登舟,其西则万里桥。杜诗:‘门泊东吴万里船。’此桥正为吴人设。” ⑤〔惠注〕郑樵《通志》:“金牛峡在汉中府沔县西一百七十里。”乐史《寰宇记》:“玉垒山在汶川县三里,山出璧玉,即郭景纯所谓‘玉垒作东别之标’者。”〔金注〕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梁州金牛县,武德二年分绵谷县通谷镇置,取秦五丁力士石牛出金为名。”乐史《寰宇记》:“玉垒山,湔水所出。郭璞《江赋》‘玉垒作东别之标’是也。”李膺《益州记》:“在沈黎郡,去蜀城南八百里,在导江县西北二十九里。” ⑥〔惠注〕巫山十二峰,一曰朝云。〔金注〕乐史《寰宇记》:“瞿塘在夔州东一里,古西陵峡也,连崖千丈,崩流电激。” ⑦〔惠注〕《水经注》:“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⑧〔惠注〕宋景文《笔记》:“蜀人谓舵师为长年三老。”陆游《入蜀记》:“长,读如长幼之长。长年三老,稍工是也。” ⑨〔金注〕常璩《华阳国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悲子鹃鸟鸣也。” ⑩〔惠注〕何宇度《益部谈资》:“《竹枝歌》,唐刘禹锡、白居易皆尝赋之,凄惋悲怨。苏长公云:‘有楚哀屈吊贾之遗声焉。’《鹤林玉露》载宋时三峡犹能歌之,今则亡矣。”杜诗旧注:“《竹枝歌》,巴渝之遗音,惟峡人善唱。”〔金注〕刘禹锡《竹枝歌序》:“《竹枝》,巴渝曲也。巴儿联歌,吹短笛、击鼓以赴节。”钱谦益《杜诗注》:“《竹枝》本出于巴渝。唐贞元中,刘禹锡在沅湘,以俚歌鄙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 ⑪〔惠注〕《隋书·地理志》:“云安县,属巴东郡,旧曰朐腮,后周改焉。” ⑫〔金注〕见卷六《揭钵图歌》。 ⑬〔惠注〕《大清一统志》:“荆州,宋江陵府,端平初,徙治荆门军。”〔金注〕《新唐书·地理志》:“江陵郡,本荆州南郡。” ⑭〔惠注〕《北苑茶录》:“蜀东川鹅溪,出画绢,作罗底佳。”东坡诗注:“鹅溪,在梓州盐亭县,出绢甚良。”〔金注〕先生《蜀道驿程记》:“鹅溪,在盐亭城北,溪上人家以绢为业,坚洁异他处。文与可诗所云鹅溪也。” ⑮〔惠注〕《御览》:陆机《晋书·武纪》曰:“王濬之在巴郡也,梦悬四刀于其上,甚恶之。濬主簿李毅拜贺曰:‘夫三刀为州,而见四,为益一也,明府其临益州乎?’后果为益州刺史。”〔金注〕《晋书·王濬传》:“濬夜梦悬三刀于卧屋梁上,须臾又益一刀。李毅曰:‘三刀为州,又益者,明府其临益州乎?’果迁益州刺史。”杨巨源诗:“三刀梦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