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侯天马歌①

傅侯天马歌

[原文]

傅侯天马身八尺,风鬃卓立双瞳方。赤毛朱翼信龙种,神姿磊落形昂藏。来从流沙涉西极,玉山之禾偶栖息。意气生能轻虎兕,骁腾未屑循羁勒。四蹄鸟爪如钢钩,经过千里风飕飕。虎身壮士控不得,仰视阊阖浮云愁。昔日湖南始征战,军中骅骝号百万。此马振鬣始一鸣,歘如天上惊雷电。一从罢战归中原,三年不复从櫜鞬。渔阳落日下白草,壮心更欲穷河源。安得此马飞上天,不须万里遮穷边。即看郊祀陈天马,何减登歌太乙年

[注释]

①〔惠注〕汪棣曰:《国朝谥法考》:“巡抚广西抚蛮灭寇将军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傅宏烈,康熙二十年五月十三日,谥曰忠毅。”  ②〔惠注〕《周礼·廋人职》:“马八尺以上为龙。”郑司农曰:“《月令》曰驾苍龙。”  ③〔惠注〕王铚《龙城录》:“宁王善画马,花萼楼壁上有《六马滚尘图》。明皇最眷玉面花骢,无纤悉不备,风鬃雾鬣,信伟如也。”颜延之《赭白马赋》:“双瞳夹镜。”少陵《天育骠骑歌》:“眼有紫焰双瞳方。”〔金注〕苏轼诗:“风鬃雾鬣寒飕飕。”伯乐《相马经》:“眼欲得高眶。”  ④〔惠注〕《初学记》:黄章《龙马赋》曰:“夫龙马之所出,于太蒙之荒域,分虞渊之幽濬,通天光之所极,生河海之滨涯,被华文而朱翼,禀神气之纯化,乃大宛而称育。”《宋书·符瑞志》:“龙马长颈,有翼,旁有垂毛。”《南史·夷貊传》:“河南王地有青海,方数百里,放牝马其侧,辄生驹,土人谓之龙种。”〔金注〕《尚书·中候》:“尧时,龙马衔甲,赤文绿毛。”应劭曰:“乘黄,龙翼龙身。”  ⑤〔惠注〕《汉书·礼乐志》:“《西极天马歌》云:天马徕,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  ⑥〔惠注〕张协《七命》:“琼山之禾。”李善曰:“琼山即昆仑山。《山海经》:昆仑之上有禾,禾长五寻,大五围。”鲍照诗:“远食玉山禾。”  ⑦〔金注〕颜延之《赭白马赋》:“料武艺,品骁腾。”善曰:“《说文》曰:骁,良马也。《广雅》曰:腾,奔也。”又《说文》:“勒,马头络衔。有衔曰勒,无衔曰羁。”  ⑧〔金注〕乐史《寰宇记》:“马鸣溪,在夔府,俗称龙马溪。昔土人牧马于溪,产龙驹,四蹄利爪,朱骏頳颊尾,高可七尺。”  ⑨〔金注〕《汉书·礼乐志》:“径千里,循东道。”  ⑩〔惠注〕少陵《大食刀歌》:“壮士短衣头虎毛,凭轩拔鞘天为高。”  ⑪〔金注〕《汉书·礼乐志》:“籋浮云,晻上驰。”师古曰:“上蹑浮云也。”又:“游阊阖,观玉台。”应劭曰:“阊阖,天门也。”  ⑫〔金注〕郦道元《水经注》:“桃林多野马,造父于此得骅骝绿耳盗骊之乘,以献周穆王。使之御,以见王母。”《穆天子传》:“骅骝騄耳,日驰三万里。”  ⑬〔惠注〕东坡《九马图赞》:“元祐四年,西域贡马,龙颅而凤膺,虎脊而豹章。出东华门,入天驷厩;振鬣长鸣,万马皆瘖。”  ⑭〔金注〕《左传·僖五年》:“左执鞭弭,右执櫜鞬。”  ⑮〔金注〕“渔阳”注见前《苦寒行》。  ⑯〔惠注〕刘劭《七华》:“漱马河源,游目昆仑。”  ⑰〔惠注〕《赭白马赋》:“并荣光于瑞典,登郊歌乎司律。”李善曰:“作《天马歌》,歌之以郊祀,合乎司律也。”  ⑱〔惠注〕《西极天马歌》云:“太一况,天马下。沾赤汗,沫流赭。”师古曰:“言此天马,乃太一所赐,故来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