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宫词六首
[原文]
细雨霏霏落院门,金铺鸳甃早黄昏①。宫中玉女随君侧,搏得春冰带爪痕②。
[注释]
①〔惠注〕徐夔曰:扬雄《甘泉赋》:“排玉尺而飏金铺。”陶宗仪《辍耕录》:“人家窗户设铰具,或铁或铜,名曰环纽,即古金铺,北方谓之屈戌。”〔金注〕刘渊林曰:“金铺,门铺首,以金为之。”陆翙《邺中记》:“邺都铜雀台,皆鸳鸯瓦。”应劭《风俗通》:“甃,聚砖修井也。”秦观词:“落红成阵飞鸳甃。”潘元质词:“鸳甃无尘。” ②〔惠注〕徐夔曰:马令《南唐书·方术传》:“女冠耿先生,鸟爪玉貌,宛然神仙。元宗召见,止于卧内。尝搦雪为铤,爇之成金,指痕隐然犹在。”〔金注〕陆游《南唐书》:“耿先生少为女道士,玉貌鸟爪。始因宋齐丘进,尝遇雪拥炉,索盆贮雪,令官人握雪成铤投火中,出之,皆成白金,指痕犹在。”
[原文]
曾邀醉舞媚君王①,鬓朵珠翘别样妆②。红烛当筵新破就③,更将金屑谱霓裳④。
[注释]
①〔惠注〕陆游《南唐书·后妃列传》:“后主昭惠国后周氏,小名娥皇,通书史,善歌舞,尤工琵琶。尝雪夜酣燕,举杯请后主起舞,后主曰:‘汝能创为新声则可矣!’后即命笺缀谱,喉无滞音,笔无停思,俄顷谱成,所谓《邀醉舞破》也。” ②〔惠注〕陆游《南唐书》:“昭惠后宠嬖专房,创为高髻纤裳及首翘鬃朵之妆,人皆效之。” ③〔惠注〕徐夔曰:马令《南唐书·女宪传》:“后主常演《念家山》旧曲,后复作《邀醉舞》、《恨来迟》、《新破》,皆行于时。” ④〔惠注〕陆游《南唐书》:“周后卒,后主以后所爱金屑檀槽琵琶同葬。”徐夔曰:白乐天诗;“金屑琵琶槽,银含凿落残。”陆游《南唐书》:“故唐盛时,《霓裳羽衣》最为大曲,乱后不复传。后得残谱以琵琶奏之,于是开、宝遗音,复传于世。”
[原文]
簟锦鸾绫万卷殊①,澄心堂里皂罗厨②。保仪玉貌空倾国③,妙选深宫但掌书④。
[注释]
①〔惠注〕周密《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出等真迹法书,用青绿簟文锦作里,大姜牙云鸾白绫引首。”〔金注〕周密《思陵书画记》:“上等真迹法书,两汉、三国、二晋、六朝、隋、唐君臣墨迹,用青绿簟文锦里,大姜芽云鸾白绫引首。”又《云烟过眼录》:“秘阁内藏御书画,皆以鸾鹊为饰。” ②〔惠注〕徐夔曰:马令《南唐书》:“后主妙于笔札,博收古书,建澄心堂贮之。”栋按:《后山谈丛》:“澄心堂,南唐烈祖节度金陵之宴居也,世以为元宗书殿,误矣。赵内翰彦若家有《澄心堂书目》,才三千馀卷,有建业文房之印,后有主者皆牙校也。”《续墨客挥犀》:“凡视五色皆损目,惟黑色于目无损。李氏有江南曰,中书家用皂罗糊屏风,所以养目也。王丞相在政府,亦以皂罗糊屏障。”张师正《倦游录》亦云。〔金注〕陆游《南唐书》:“置澄心堂于内苑,引能文士及徐元机、元枢兄弟居其间,中旨由之出。” ③〔惠注〕徐夔曰:马令《南唐书》:“保仪黄氏,容态华丽,冠绝当世,后主虽属意,会小周后专房,由是进御稀,而品秩不加,第以掌墨宝而已。初,元宗、后主皆妙于笔札,博收古书,宫中图籍万卷,皆保仪所掌。” ④〔惠注〕《汉书·刘辅传》:“辅上书曰:妙选有德之世,考卜窈窕之女。”
[原文]
御沟桃叶水潺潺,姊妹承恩并玉颜①。花底自成金叶格②,宫中齐唱念家山③。
[注释]
①〔惠注〕徐夔曰:马令《南唐书》:“后主继室周后,昭惠之母弟也。”栋按:《周宗传》:“宗娶继室生二女,皆国色,继为国后。” ②〔惠注〕《品外录》:“叶子,如今之纸牌酒令。《郑氏书目》有南唐李后主妃周氏编金叶子格,此戏今少传。”〔金注〕焦竑《国史经籍志》:“后主妃周氏著《击蒙小叶子格》一卷。” ③〔惠注〕马令《南唐书》:“后主妙音律,旧曲有《念家山》,主演为《念家山破》,其声焦杀,而其名不祥,乃败征也。”〔金注〕陆游《南唐书》:“又有宫人流珠者,性通慧,工琵琶,后主演《念家山破》,乃昭惠所作《邀醉舞》、《恨来迟》二破,久而忘之,流珠独能追忆,无所忘失。”二破,马令作“新破”。
[原文]
花下投签漏滴壶①,秦淮宫殿浸虚无。从兹明月无颜色,御阁新悬照夜珠②。
[注释]
①〔惠注〕徐夔曰:《南史·陈本纪》:“每鸡人俟漏传签于殿中者,文帝令投签于阶石上,鎗然有声。” ②〔惠注〕徐夔曰:王铚《默记》:“伐江南时,大将获李后主宠姬,夜见灯辄闭目云:‘烟气。’易以蜡烛,亦闭目云:‘烟气愈甚。’曰:‘然则宫中未尝点灯耶?’云:‘宫中至夜,则悬大宝珠,光照一室,如曰中也。”
[原文]
重午龙舟岁岁陈①,轻凫飞燕各如云。瓦官阁下黄花涨②,别有凌波水上军③。
[注释]
①〔惠注〕陆游《南唐书·后主本纪》:“元宗时,许郡县村社竞渡,每岁重午日,官阅试之。” ②〔惠注〕徐夔曰:马令《后主书》:“升元寺阁崇搆,因山为基,高可十丈,平旦阁影半江。梁时为瓦官阁,至南唐,民俗犹因其名。”徐夔曰:马令《后主书》:“每岁大江春夏暴涨,谓之黄花水。及王师至,水皆退小,故识者知其有天命焉。” ③〔惠注〕徐夔曰:马令《后主书》:“保大中,许郡县村社竞渡,官给彩缎,俾两两较其迟速,胜者加以银碗,谓之打标。舟子皆籍其名。至是则尽搜为卒,谓之凌波军。”
惠注引《国雅》评云:“细看自是江南小朝廷风景,与全唐宫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