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频率的选择
2025年09月26日
二
、电源频率的选择
频率的选择,主要从保证工件径向温度均匀性和电效率两方面来考虑。过分地降低频率,非但不能增加有效加热层,反而会导致电效率的急剧下降。反之,过高的频率,不但电效率改善极微,反导致径向温差加大。因此,应有一个适当的频率范围,按标准频谱就近选取。
对于黑色金属的穿透加热,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实心圆柱料
(2)空心圆柱料
(3)矩形截面料
式中 D2——工件直径(m);
Dp——空心圆柱料壁厚平均直径(m);
ρ2——工件材料电阻率(Ω·m);
d2——空心圆柱体壁厚(m);
b2——矩形料截面的厚度(m);
K2=f(D2/L2)——电感系数,由图9-3-19查得;
L2——工件长度(m)。
图9-3-19 计算圆柱形螺旋线圈电感应修正系数
钢的穿透加热频率参照表9-3-14和表9-3-15,低电阻率的金属,如铝、黄铜、纯铜、镁、锰等,电流透入深度很薄,其选用的典型频率参照表9-3-16和表9-3-17。
由于居里点磁导率的变化,对钢在锻压成形加工中有用双频加热者,见表9-3-15。常用某些实用频率如下:
铜及铝合金的穿透加热频率见表9-3-16。
用于有色金属的典型频率见表9-3-17。
频率的选择,一般应控制在:3.5≤(工件直径/电流穿透深度)≤6范围之内。当比值<3.5时;电效率将降低;当比值>6时,热效率将下降。
表9-3-14 钢的穿透加热频率
表9-3-15 锻造(1260℃)钢的穿透加热频率
表9-3-16 铜、铝合金穿透加热频率
表9-3-17 用于有色金属的典型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