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烟囱

烟囱

(一)原理

热气体在烟囱内具有上浮的趋势,这种作用力称为烟囱的抽力。烟囱抽力的产生是基于烟囱内烟气密度小于烟囱外空气密度的结果,因此烟囱的抽力决定于烟囱的高度以及烟气与空气的温差。

978-7-111-42353-9-Part09-227.jpg

9-4-40 车间烟道布置图

1—烟道闸门 2—支烟道 3—分烟道1 4—分烟道2 5—烟道检查口 6—总烟道 7—分烟道3

(二)结构

烟囱分砖烟囱、钢筋混凝土烟囱、铁皮烟囱三种。烟囱出口直径≤0.7m时,采用铁皮烟囱。烟气温度低于500℃时,烟囱内壁不衬耐火砖;高于500℃时,需衬耐火砖。圆形砖烟囱出口直径范围为0.8~1.8m,钢筋混凝土烟囱出口直径范围为1.4~3.6m。砖烟囱系列尺寸见表9-4-41。

(三)有关参数

(1)烟囱直径 烟囱出口的烟气流速不低于2m/s,一般取2.5~4.5m(标准状态)/s。根据进入烟囱的烟气量计算烟囱出口直径Dy,查表9-4-42。

烟囱底部直径取出口直径的1.5倍,以增加烟囱的稳固性。

9-4-41 烟囱系列参考表

978-7-111-42353-9-Part09-228.jpg

9-4-42 烟囱出口直径选用表

978-7-111-42353-9-Part09-229.jpg

(2)烟囱高度 烟囱高度H(m)按所需抽力大小来决定,一般可按下式简化计算:

978-7-111-42353-9-Part09-230.jpg

式中 hs——烟气自炉内排至烟囱底部的流动阻力(Pa),与炉子大小及结构形式有关,见表9-4-43;

hn——烟囱每米高度的抽力(Pa),与烟囱的烟气平均温度有关,见图9-4-41。

计算烟囱高度时,必须考虑富裕抽力(负压)。低于40m高的烟囱,按烟道阻力增大20%~30%考虑。高于40m的烟囱,按烟道阻力增大15%~20%考虑。同时还应考虑环保要求,一般工厂的烟囱不低于16m,且应高出周围建筑物3~5m以上。烟囱每米降温见表9-4-44。

978-7-111-42353-9-Part09-231.jpg

9-4-41 烟气温度与烟囱抽力的关系

9-4-43 锻造加热炉烟道阻力经验数据

978-7-111-42353-9-Part09-232.jpg

9-4-44 烟囱每米温降数据

978-7-111-42353-9-Part09-233.jpg

(四)注意事项

1)各种火焰炉一般都应设烟囱,以改善劳动条件。燃煤炉多设计成下排烟烟道;燃煤气的小型炉子可不另设烟囱,直接排在车间内;燃油炉烟气需排至室外,上下排烟均可。

2)多台炉可使用一个烟囱。烟囱抽力按阻力最大的炉子来计算,烟道截面积按各炉子烟气量总和乘上同时工作系数K来计算。

3)烟囱高度超过12m时应设避雷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