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 量
1.能 量
(1)能量是生命的基础
能量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每天进行的运动、思考,还有身体的代谢、发育,都需要能量的参与。没有了能量,人体就会变成一部没有燃油的汽车、一架没有动力的风车,无法正常的进行运转。

人体需要的能量通常是由食物转化来的。吃下的食物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和体内的能量代谢释放出来,以此满足身体的需要。但是,并不是食物中所含的所有营养物质都能够转化为能量供人体使用。只有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类)、脂肪、蛋白质能够产生能量,因此营养学上将这三种营养素称为“产能营养素”。
(2)产能营养素是能量的来源
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虽然都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它们同时也具有各自特殊的生理功能,长期的单一摄取会造成营养的不平衡。根据研究,通常碳水化合物向人体提供的能量占总摄入能量的55%~65%较为合适,脂肪和蛋白质则分别占20%~30%和11%~14%。
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各类食物之中。根据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植物性食物中的谷粮类和根茎类含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主要来源。动物性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脂肪和蛋白质,也是能量的主要来源。大豆和坚果类如花生、核桃等,含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是膳食中能量的辅助来源。
(3)过剩的能量是糖尿病的诱因
能量过剩引起的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肥胖者由于饮食过量,血液中分泌的胰岛素大增,诱导反馈作用的发生,减少位于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使得过量的胰岛素无法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而滞留于血液中,造成所谓的胰岛素抗阻(即在血浆中胰岛素水平下降,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少)及血中胰岛素过多现象。当体内出现胰岛素抗阻及血中胰岛素过多时,血糖升高,因而刺激胰腺产生更多的胰岛素,以促进血糖正常化。但当胰腺不堪长时间负荷而衰竭时,则会出现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导致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