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氧运动
1.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指让身体在消耗更多氧气的情况下,持续一段时间的运动。患者从事有氧运动,可以帮助加强心肺功能,降低血脂与血压,同时消耗掉血液中多余的糖。像是有氧舞蹈、快走、散步、慢跑、游泳和气功等,对患者来说都是很好的有氧运动。
(1)走路
最新的研究证实,走路可以减少糖尿病患者一半的死亡概率,而且至今未发现有任何后遗症,不少专家都推荐这种运动方式是最有益患者的。
无论患者采取何种速度行走,可随自己的体能来弹性决定;但如果患者要的是减轻体重、增强肌耐力,增加心肺功能,就必须注意到几点:
大步走,每小时速度5~6.5千米,可以加强心脏功能,并燃烧更多能量。只要达到微喘,还能与别人交谈的程度即可。

眼睛:直视前方180厘米。
肩膀:放松下垂。
胸部:挺起。
手臂:放松,从肩膀开始摆动。
腹部:收紧小腹。
膝盖:保持柔软,一直向前方。
前脚:先放脚跟,别让脚向内或向外移动。
手肘:弯曲呈85~90度。
手:手掌成握杯状,让手腕自然
的前后摆动,但不要比肩高。
臀部:摆动。
骨盆:提高臀部,收紧骨盆。
后脚:向前移动,用脚指蹬地前进。
多迈步。如果要增加速度,动作快些、增加步数,并还维持自然的步伐。跨大步,易拉伤肌肉并造成膝盖负担应避免。
手肘微弯,前后用力摆动手臂,如此可以增加速度,并避免双手伸直,造成后背的负担。
(2)伸展运动
我们在做伸展运动时,肌肉同时会受到两种力量作用:拉长或收缩,因而增强我们肌肉的韧度和强度,同时加强骨骼的力量。肌肉越结实,越能提高糖类的代谢率,也越不容易发胖。如果是集中在下半身的伸展运动,臀部和膝关节的肌肉增强后,还能改善平衡感,减少跌倒的机率。
第一招:上半身伸展
坐在床上、椅子上,或是双脚打开与肩同宽站立。双手合并向上伸展,向上伸展时要用力吸气并维持这个姿势十秒左右,在放下的过程中慢慢吐气,使全身放松下来。反复做这个动作十次。


第二招:肩颈伸展
坐于床上、椅子上,或是双脚打开与肩同宽站立。绕头,按顺时针的方向,从右向左绕 (图1),然后按逆时针的方向,从左向右绕,各绕10圈。然后,双肩关节按顺时针的方向转圈,向上转时吸气,向下转时吐气,做完顺时针再做逆时针转圈,各做10次(图2)。

(图1)

(图2)
第三招:腰和背伸展
坐于床边、椅子上, 或是双脚打开与肩同宽站立。腰部挺直,双手自然伸直,上半身连同腰部左右旋转(图3)。向右转时,头部同时尽量向后看,保持这个动作,停住10~15秒;然后再做另一侧。一系列动作重复做2~3次。

(图3)
第四招:踝关节伸展
坐于椅子上,或扶住墙面,单脚往前伸直。脚底朝内、朝外、按内圈、按外圈各做十次(图4)。一只脚完毕再换另一只脚,重复上述动作。

(图4)
第五招:腿部伸展
双手扶住椅背,或与腰部同高的固定物体,距离身体约30厘米外站立,并向前看。一条腿伸直,由大腿带动,往后方抬起约30度,然后缓缓放下(图5)。重复做8~12次,一条腿做完然后换另一条腿,重复上述动作。

(图5)
(3)水中运动
水中运动是很好的肌肉放松方式,因为水中浮力可减轻人体90%的体重负担,使人体处于放松状态;同时,由于水自身带给我们的阻力,可以短时间内消耗人体最多的能量,起到强化肌肉的作用。对过胖或四肢功能不健全的患者来说,从事水中运动还可以避免因为从事上述运动对手脚关节造成损害。即使你不懂游泳,也可轻松进行!
第一招:水中蹲立
选择水位不超过胸部的地方,脚趾紧贴池底,手撑住腰的两侧,做蹲下(蹲下时尽量使肩膀没入水中)、站起来的动作,共10次(图6),有利于锻炼大腿肌肉和膝盖。

(图6)
第二招:水中抬腿
一手扶住岸边,一手撑着腰,先单腿向前抬10次,然后换另一腿抬10次,然后单腿向后抬10次,接着换另一腿后抬10次。在整个过程中,尽量将脚抬高(图7)。

(图7)
第三招:水中跳跃
按一定的节奏上下摆动双手拍打水面,同时奋力在水中跳跃,像做健身操一样柔韧有弹性(图8)。刚开始时会因水的阻力而使身体难以伸展,但只要反复练习就会慢慢习惯。

(图8)
第四招:水中漫步
在10米范围之内,在水中左右来回横步走,双手自然伸展即可(如图9)。横向走动不容易造成疲劳,而且可消耗能量;若体力较充沛,可尝试直走。

(图9)
第五招:水中拉筋
双手抓着池边,先以左脚为重心下蹲,并且右脚往后拉直,整个动作如同陆上的伸展拉筋的动作。同时背部、膝盖内侧及腿应尽量伸直(图10),左右脚交互重复此动作10次。

(图10)
1 有体表伤口的患者,请避免做此运动,以防感染。
2 下水前先做一些热身动作,以防抽筋。
3 动作中不要憋气,最好改为腹式呼吸。并且放松身体,如果站不稳也不要紧张,顺着水的浮力,用双手保持平衡,慢慢适应就好了。
4 由于水中运动十分耗力,运动完若有饥饿感,可先补充15克的碳水化合物,但至少要隔一个半小时后再吃正餐,否则容易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