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秋季

3.秋季

秋天是宜人的季节。但白露以后,雨水减少,气候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冷热多变,很不稳定。糖尿病患者如果不注意保健,则可能使病情加重或复发。

暮秋,气候逐渐变得干燥,日照减少,气温渐降,自然界草枯叶落,花木凋零,往往使人触景生情,在一些人心中可能会引起凄凉、垂暮之感,产生忧郁、烦躁等情绪变化。这些情绪变化极不利于病情的康复,甚至会使病情恶化。糖尿病患者的“多事之秋”也与此有一定关系。糖尿病患者在度过盛夏这个相对稳定期后,血糖也像气候那样变化无常。因此,如何做好秋季的保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关系到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并为顺利度过冬季打好良好的基础。糖尿病患者的秋季保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调整情绪

为了减缓秋季对人心理上带来的不良反应,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关键在于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心神安定。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可以和家人一道登高远眺,饱览胜景,使心旷神怡,情绪稳定。患者也可静思收获之喜悦,增加乐观的情绪,切莫因疾病缠身而忧郁生火,加重病情。平时培养广泛的兴趣与爱好,如养花弄草、书法绘画、弈棋垂钓等,有助于情绪的调节,也有利于血糖的稳定。

预防秋燥

秋天风大雨水少,是燥气当令的季节。糖尿病患者应注意预防秋燥。方法是常喝开水、淡茶、果汁饮料、豆浆、牛奶等流质,少量多次,可以养阴润燥。秋燥最易伤人的津液,多数蔬菜性质寒凉,有生津润燥、清热通便之功效;蔬菜含的大量水分,能补充人体的津液;蔬菜富含维生素C、B族维生素及矿物质、纤维素,可改善燥气对人造成的不良影响。另外,还可吃些百合、莲子等清补之品,以顺应秋天的清肃之性。少吃辛辣、煎炸等热性食物,如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味品。煎炸的食物,如炸鸡腿、炸里脊等,多食会助燥伤阴,加重秋燥。

适时添衣,预防感冒

“春捂秋冻”,是我国传统的衣着方式,是指秋季不要过早、过多地加衣,让机体抗冷功能得到锻炼,增强御寒的耐力,从而防治感冒及其他疾病的发生。但实行起来也应有个“度”,如衣服的添加与否,应根据天气的变化来决定,以自己感觉不过于寒冷为准。

糖尿病患者应多备几件秋装,做到酌情增减。特别是老年人机体代谢功能下降,血液循环较慢,既怕冷,又怕热,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应及时增减衣服。在深秋时节风大转凉,尤其是北方的九月,凄风苦雨,冷空气势力日渐增强,有时气温会骤然下降,甚至出现雨雪天气,容易使人受凉感冒,不仅仅出门在外的人要注意防寒保暖,即使在家也应避免不要着凉,这时若再偏执“冻”,不添衣服,那就有违“秋冻”的原意了。

秋季一日三餐食谱

img37

img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