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论中 石介
2025年09月26日
汉论中 石介
或曰:汉改三王之道,作之者其谁欤?曰:曹参、陆贾、叔孙通之罪也。汉高祖以干戈而定天下,陆贾曰:“陛下马上得之,不可马上治之。”于是使贾著秦所以得天下,及古今成败之国。贾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帝辄称善。高祖已平天下,群臣饮酒争功,或妄呼拔剑击柱,上患之。叔孙通乃与弟子百余人,杂采古礼与秦仪,以为汉仪,帝用之,曰:“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汉高祖豁达大度,聪明神圣,温恭浚哲,英威睿武,其资材固不下乎汤、禹与文武,道之使为帝则帝矣,使为王则王矣。方平定祸乱,思为汉家改正朔,定礼乐,立制度,明文章,施道德,张教化,一风俗,兴太平以垂于千万世。贾若能远举帝皇之道,致于人君,施于国家,布于天下;通若能纯用三王之礼,施于朝廷,通于政教,格于后世。以高皇之材,而不能之乎?乃龊龊进夫当时之近务,王霸之猥略,贵乎易行,孜孜举夫近古之野礼,亡秦之杂仪,求夫疾效,使高祖上视汤武有惭德,汉家比踪三王为不侔,可惜也哉!初萧何为相,天下未甚乂,而何死,曹参代之。参以为萧为之规,当守之勿失,日饮醇酒,宽纵不治事。虽复惠帝求治,参不能竭才辅之,直以高祖之初定祸乱,萧何之草创律令,民仅出涂炭为已太平,国仅立法式为已大备。当其高祖之既平祸乱,萧何之既定律令,惠帝之方求治,参能竭伊尹致君如尧舜之心,周公辅成王致太平之道,以事惠帝。
制度之未修者修之,教化之未格者格之,文章之未备者备之,礼律之未明者明之,刑政之未和者和之,尽循三王之道而行之。贾与通既施之于前,参复行之于后,汉岂有不及三王之治者乎?故曰陆贾、叔孙通、曹参之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