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容季书 王回
2025年09月26日
与容季书 王回
朝作答书,并五积散,附沈丘人去。比午方得所问,然得此书,方知手力已到来诸说事甚详,冒热出入诚不易,然家居者,亦岂能常占安候耶?此古人所以欲息其倦而竟无可息之地也。
廷参之微,欲行其私讳于长吏,诚多触忌龃龉处,所疑者数端,皆有之矣。然己所据者礼律大意,天下以为俗而有司以为法矣。使长吏贤邪,安肯以怒人。使其不贤耶,亦安能以外法绳命官以罪也。且不贤者苟挟其势,求肆于下不止,则将迫有司,故入其辜以死。当是时,为有司者,徒长其怒而从之耶?亦守其所司而与之争耶?与之争,则彼蓄其怒,或中以他法,如之何?不与之争,则狱情一反,己为故入人死罪,又如之何?试以轻重权之,盖就他法之中,聊无憾尔!人生乘物而游于百年,历观古今,所逢无治乱,所托无出处。祸福之来,莫不有命。如惑者乃欲以区区之力胜之,故有邀福而福愈去,避祸而祸愈来。盖自然之祸福,常伏于万物之间,逆理而得之,故于人谋为可憾也。惟君子为循义而听命,故祸福之来,无可憾者。何则?义尽于己,而命定于天也。汝之深敏,读此可以推见其余矣,更借一事为汝证之。
昔春秋之世郑最小国,摄之晋、楚之疆,交责互陵,君臣逊媚,犹不能自免。及子产为相,修其国政,驰辞执礼,以当晋、楚,至于坏诸侯之馆垣,却逆女之公子于野,皆变其常度。晋、楚初忿,锐气以临之,而其辞直礼明,卒莫能屈也。循义听命,其子产之谓乎?其天下礼律,专于朝廷,长吏临其僚属,虽或不悦,敢遽肆其无道,如春秋之晋、楚哉?晋楚不能屈小国之子产,惮其辞直尔!人子于礼律之内,申其私讳,非辞直欤?而顾惮长吏之能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