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冗 蔡襄
2025年09月26日
去冗 蔡襄
治天下者如治家。凡民之家,随其富贫,视其族属几何,一岁之费几何。宾客之资,公上之须,复用几何?度其家之所入,然后量力而出之,如是乃可以为家计也。不如是,其家无以自给,则族属不得自少不知也。
枢府不知财用,日月添兵,而财用有无不知也。三司使,守藏吏也。岁了一岁,使为办事。不幸有边境之急,必取于民。譬之家计,是不度所入,不量所出,国不富实,陛下未得高枕而优游。臣故谓兵为大,其次又有官冗。今且以转官一事言之。太祖、太宗朝,仕宦者或有功劳,或有民誉,则授任其人,人莫不劝。然以孤远守常之人,湮沉不迁者有之。真宗设三年磨勘之法,然后孤远守远守常之人,与夫权要图进之士无异也。日月既久,渐以成俗,虽有长材异能出众人者,有小过累,未可迁也。但能饮食言语,于人无忤者,数月必迁,此三年一迁之法,令为大弊也。祖宗时,卿监郎中,无十数人,观今班簿姓名可见也。天下州军三百余处,合入知州军凡军几何人?局少员多,每至除,待缺须一二年。通判、知县之类,率皆如此。真宗时,选人磨勘,有迁京官者,有不迁者。仁宗时,但无过咎,无不转官。官冗如此,岂有不思其变更之术也哉?法冗百端,此二者最大。愿陛下熟思之,渐求消冗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