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 潘兴嗣

争论 潘兴嗣

匹夫之贱,犹立子以争其恶,立友以议其过。况万乘之贵,呼吸而霜露变,指顾而荣辱移,朝不争则暮有被其害,暮不争则朝亦然,至有顷刻而不及者。孔子曰:“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又曰:“商有三仁焉,比干谏而死。”其旨远矣。或岂无谏与讽欤?譬之疾耳,有缓补逸养而后定,有攻治而后胜,有针砭而后起者,盖时有缓急,势有盈虚,先后之理,不可以一途御也。讽者,依违而不切,《诗》所谓“主文而谲谏。”此缓补逸养之道也。谏者,直指其事,争者婴其鳞矣,此攻治之不效,而至于针砭也。若尧咨而舜俞,禹拜而益赞,可以无事于谏争,犹曰:“予违,汝弼;汝无面从。”君臣相与戒饬兢业如此,后世之君,奚恤而不用哉?昔者汉高帝谓周昌曰:“我何如主?”昌曰:“陛下桀、纣之主也。”高帝容之,决非桀、纣明矣。如使桀、纣之君,虽无道犹用争臣,亦不失天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