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试进士策问二首 苏辙
2025年09月26日
私试进士策问二首 苏辙
问:君子能尽人之情,而不能尽物之变。尽物之变,惟精者能之。古之君子,专一而无侈心。是以益治鸟兽,弃治稼穑,夔治钟磬,羲和治历,皆以聪明睿智之才,而尽于一物,终其身而不去,后世官者至以为氏。故当此之时,天下之事,无不毕举。今者四方既平,非有勤劳难治之政,而当世之务,每每废坠而不理。盖钟律之不和,河之不循道,此一二事者,百有余年而莫能办之者。是岂非务于速,进而耻以一物自尽之过欤?夫古之君子,往往老于小官,终身而不厌,则上之所以使之者诚有道也。安得斯道而由之,以使斯人之复于古也?
问:古之言治者,必曰礼乐。礼乐之于人,譬如饮食,未有一日而不相从者。故士之闲居,无故不去琴瑟,行则有佩玉之音,登车则有和鸾之节,身蹈于礼而耳属于乐,如此而后邪辟不至。盖自秦、汉以来,士大夫不师古始,然其朝廷乡党之间,起居饮食之际亦未尝无礼。而乐独尽废,士有终年未尝闻乐而不知其非者。于是有以疑乐之可去,而以古人为非矣。不然,请言乐之不立,而士之所以不如古者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