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大传》:“君有合族之道。族人不得以其戚戚君位者。合族之时,族人不得以父兄之尊,齿君之位。”为正尊卑之序而发也。《仪礼》:“公子不得祢先君。”谓别子之子,始以别子为诸侯立庙而发也。二者无害称谓之厚。三代盛时,天子谓同姓诸侯曰伯父、叔父,异姓诸侯曰伯舅、叔舅。虽无定则,原此而论,不必于上下相接之际,皎皎区异远近,以伤亲亲之意。唐德宗、宣宗之世,有分从称姓之令,亦缘其政苛刻寡恩而然。国朝祖宗,敦睦九族,自有博大之制,远符三代之风。若唐衰一时之令,不足稽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