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记〉字疏》:十二卷的注释作品
该注释作品没有讨论整部《创世记》,只讨论了前面三章,也就是从创世之初到亚当、夏娃被逐出乐园。它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1-5卷,涉及创世的工作以及上帝在第七日安息;第二部分,包括6-11卷,涉及亚当的身体和灵魂的问题、伊甸的园子、女人的被造以及亚当后代之灵魂的起源、堕落、被逐出乐园;第三部分,即第12卷,讨论乐园在《哥林多后书》里的含义。
这是一部对经文作了彻底而认真研究的作品,奥古斯丁在书中逐字逐句地考察受灵感动的作者所写下的话,力图发现故事的字面(而非比喻)意义。说它是彻底的,因为他搜索出所有能找到的学科知识来说明经文,不仅重视在旧约和新约里的上帝启示,也考虑古代科学家的观点。说它是认真的,因为他仔细地区分了什么基于信仰,什么基于人的理性;分别了什么是确定的,什么只是一种假说或学说。此外,在提出他本人喜爱的某些理论时,他真诚地考察对立的理论,公正而冷静,并且坦承自己的不足。
在这样一部作品里,融合了古代世界那么多学科理论,不可避免地会有许多推测性思考的段落,冗长而过时,只能引发古文物爱好者的兴趣。然而,尽管有这样的局限性,该部注释著作仍具有常读常新的趣味,因为它的大部分内容是讨论独立于任何时代的科学理论的哲学和神学的基本问题。
奥古斯丁在前五卷讨论诸如创世六日里三位一体的预示问题,创造的同时性理论,创世的“日子”的含义,早晨、夜晚和天使的知识,以日子的方式讲述故事的教育目的,上帝在第七日安息的含义,第二个创造故事与第一个故事的关系,上帝对世界的管理,以及原因理性(causal reasons)等。[18]
第六到十一卷奥古斯丁提出这样一些有趣的问题,比如亚当的身体和灵魂的被造,一个血气身体与一个灵性身体的区别,乐园以及给予亚当的诫命,生命树和分别善恶的知识树,夏娃的被造,夏娃被造的奥秘与教会的起源,婚姻的三重好处,[19]亚当和夏娃未犯罪前提下的生殖问题,关于人的灵魂起源,婴孩受洗的习俗,亚当和夏娃的罪的本性,上帝为何允许不义者犯罪,作为原罪之结果的死和奸淫,以及对亚当夏娃的惩罚。
第十二卷乍看之下似乎与《创世记》注释的主题没有很大关系,它实际上是一个附录,一篇讨论乐园或者第三层天——圣保罗(林后12.2-4)说他在出神状态被提升到那层天上——含义的短文。奥古斯丁之所以把这篇短文附在这部注释《创世记》的著作里——是想要探寻《圣经》里乐园的含义。无论如何,对任何研究奥古斯丁,对他的知识论,他关于心理学和神秘主义的观点以及三类异象的描述感兴趣的人——这是一篇重要论文。结尾处,奥古斯丁一如既往地怀着对幸福远景的盼望和渴望,说:“让我全心接受你,沉思你律法的神奇,从你创造天地的那个起初开始,直到你圣城的王国,我们将在那里与你同在,永永远远。”[20]这部恢宏的长篇注释作品以他在起初创造天地的三一上帝怀抱里的思想开头,而以这样的话作结,实在再恰当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