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六日
1.“天地万物都造齐了。到第六日,上帝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上帝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因为这日上帝歇了他一切创造的工,就安息了。”[1]
靠我们人的理解力要参透圣作者关于这六日问题的含义,实在是艰苦而困难的事。这六日再加上第七日是否全都是过去的时间,现在当我们回顾这些过去的时间,就是在回忆某种只存在于名义上而不是现实中的事物?因为在整个时间流逝过程中,有许多日子过来,有许多日子过去,但没有哪个日子会与过去某个日子是同一个日子。
那么这六日是否就在时间中过去了呢?或者那些日子始终真实地与我们同在,就如我们的日子,同样的名称,同样的数目,在时间进程中每日行进?换言之,我们在理解“日(昼)”这个字——不仅包括创造天体之前的三日,也包含其余三日——时,是否应该认为它是指一切被造物的形式,而夜则指这种形式的缺乏或消失?不论你喜欢用什么词来描述这种形式的丧失,它的意思是说,某种变化把一物从形式变为无形式。就每个造物来说,这种变化或者是一种可能,没有真实地发生,就如高天上的造物;或者是一种事实,在低级造物中产生短暂秩序之美,这是由可变本性中生灭循环产生的,就如我们在一切属地的可朽事物身上看到的。这样说来,“晚上”在这个意义上可能就是每个造物完全性的一种界限,“早晨”应该就是造物开始的原初状态,因为每种被造本性都被限制在各自固有的从开端到结局的界限之内。[2]
然而,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很难找到最终的答案。另外,不论我们是接受这种解释,还是那种解释,或者还可以找到第三种、第四种方案——在我们的讨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来解释那些“日”里的晚上和早晨,我们若是在数字本身的内在本性中思考六这个数字的完全性,也并不是不着边际的事。因为正是在用心灵思考这些数字的过程中,我们甚至把那些我们通过身体感官感知到的对象也用数字来计算和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