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与地的分开以及它们的无定形。
24.“上帝说:天下的水要聚在一处,使旱地露出来。事就这样成了。天下的水就聚在一处,旱地就露了出来。上帝称旱地为地,称水的聚处为海。上帝看着是好的。”[34]
我们已经在第一卷讨论另一个问题时充分论述了这个神圣之工。[35]这里我们只简单地补充一点。如果有人没有想到要问水和地何时在它们自己的秩序里被造,他可能会推测,这一日没有创造什么东西,只是将这两种低级元素分开而已。但是也有人可能想知道为何光和天是在确定的日子创造,而水和地的创造却在所有日子之外或者之前;为何光和天根据上帝的话创造——“上帝说,‘要有……’”就证明这一点——而水和地显然只是藉着上帝的话分开,而非被造。[36]
这个问题可以依据我们的信仰来解决。《圣经》在列举各个日子的创造之前有话说“地是空虚混沌”,由此解释了上帝所造的地是哪类事物。因为它前面已经说过“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圣作者希望通过这些话表明,处于未成形状态的不是别的,就是物质性的质料,他选了一个大家熟悉的术语(“地”)称呼它,免得意思含糊不清。但是对于无识别能力的读者来说,由于《圣经》在叙述时将质料与形式分开,所以他们很可能会试图在时间中将两者分离,似乎先有质料存在,一瞬之后再把形式加到它上面。其实上帝同时创造了它们,他创造的质料是已赋予形式的。质料的未定形特性在《圣经》里被称为“地”和“水”。事实上,这地和水,即使当它们已经如我们看见的那个样子存在,因其具有极易败坏的特点,仍然可以说比天体更接近无定形状态。我们知道,按《圣经》的描述,特定几日的创造工作就是事物从未定形状态成为有定形状态,圣作者也说过,天是由物质性的质料构成的(当然,它的形式与地上物体的形式大相径庭)。[37]
在描述存在秩序中最低等级的事物如何从这质料中形成时,《创世记》作者不想用描述被造物整体时所用的措辞“要有”(fiat)来描述。因为这种一直存在的无定形质料要接受的不是天所获得的形式,而是低一等的形式,更容易败坏,更接近无形式。于是,“天下的水要聚在一处,旱地要露出来”,说这话时,两种事物接受了各自特有的形式,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我们的感官能感知到的:水是流动的,地是坚固的。因此,对于水,说的是“要聚集”,对于地,说的是“要露出来”,因为水要涨落、流动,地则稳定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