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异象的高低顺序
51.这样说来,同一个灵魂通过不同方式的看形成不同的异象:它通过身体感知对象,比如有形的天地以及天地间显现出来能为人所知的事物;它通过灵看见事物的样式——这个问题我们已经有详尽的讨论;[109]以及通过心灵理解那些既不是物体也不是物体之像的实在。当然,这些异象有一个等级结构,有高低优劣之分。属灵异象优于属体异象,理智异象又优于属灵异象。若没有属灵异象,属体异象不可能产生,因为正是在我们通过身体感官接触物体的时候,灵魂里呈现出不同于所感知到的对象但与之相似的东西。如果没有这样的事发生,就不可能有感知外在对象的感觉产生。
因为不是身体在感知,而是灵魂藉着身体感知;[110]灵魂把身体当作一种信使,以便在自身中形成外在世界吸引它注意的对象。[111]因此属体异象的发生必然同时伴随着一种属灵异象。而两者之间的区分,要等到身体感觉消失,在灵里看到那藉着身体感知到的对象时才有可能。另一方面,即使没有属体异象,也有可能出现属灵异象,比如,不在眼前的物体的样式出现在灵里,许多这样的影像通过灵魂的自由活动形成,或者自发呈现在它面前,与它自身的活动无关。此外,属灵异象需要理智异象对它作出判断,而理智异象不需要低于它的属灵异象。[112]
因此属体异象低于属灵异象,而两者又低于理智异象。因此当我们读到“属灵的人能看透万物,却没有一人能看透了他”[113]这样的经文时,不能认为“属灵的”“灵”就是那个与心(mind)相区别的灵(比如经文“我要用灵祷告,也要用心祷告”[114]),而要认为它源于另外的意义,就如以下经文所说的“又要将你们的心志(心里的灵)改换一新”[115]。我前面已经指出[116],“灵”这个名称在另一个意义上就是指“心(心灵)”本身,指那种能力,即属灵之人看透万物的那种能力。因此我相信我们可以合理而自然地说,属灵异象处于理智异象和属体异象之间的中间位置。因为一个并非物体本身而是类似物体的事物,可以恰当地认为就处于那物体本身与那既不是物体也不类似物体的事物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