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的建设性意见
(1)做好复杂地质超前预报并制订预警紧急预案。
渝万铁路沿线地形起伏大,沿线穿越4处水源保护区,途经3处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旅游区等环境敏感区,复杂的地质条件决定了桥梁隧道工程数量占整体工程数量的比例较高,因此,出现了大量以桥隧工程为主的长工期控制工程、重点工程、难点工程。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主体工期为30.6月的分水镇隧道工程。
对于这部分控制工程、重难点工程,应在设计初期,对地质概况进行详细勘察、记录,在确定设计方案、施工方案、主要工程技术措施的同时,做好地质超前预报,并在预报的基础上,针对工程施工时可能会产生的风险事件制订相应的预警应急预案,并进行试验演习,以保证工程能顺利、安全、低风险、高效率地开展。
(2)遵循绿色发展理念。
渝万铁路设计、建设、施工的各过程中,充分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对高速铁路工程建设中各个环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渝万铁路的建设过程中,灵活应用绿色铁路选线技术、绿色路基及其边坡建设技术、绿色隧道建设技术、绿色桥梁建设技术、绿色铁路枢纽与客运站建设技术等技术。这种绿色高铁建设技术的应用,大程度地减少了线路建设、施工上的污染,对于其他线路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渝万铁路建设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建设过程中始终把生产质量放在重要位置,在建设管理的过程中,确立了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质量分级控制体系、质量评价评估体系在内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了包括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地质勘察监理管理制度、施工图审核管理制度等在内的质量管理制度。
(4)强调安全管理,保证安全生产。
渝万铁路建设项目各参建单位在接受政府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的基础上,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和长效的控制措施,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实现质量、工期和经济效益等目标。遵循“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做到生产与安全工作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