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碎石垫层施工

三、碎石垫层施工

(一)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材料选择:砂石垫层材料,宜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石屑和碎石、卵石等,含泥量不应超过5%,且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若用作排水固结地基的,含泥量不应超过3%;在缺少中、粗砂的地区,若用细砂或石屑,因其不容易压实,而强度也不高,因此在用作换填材料时,应掺入粒径不超过50 mm,不少于总重30%的碎石或卵石并拌和均匀。若回填在碾压、夯、振地基上时,其最大粒径不超过80 mm。

平整场地:在合格的下承层上施工砂砾垫层,包括:标高、平整度、压实度、横坡度等的检测。清理下承层上的杂物及浮土等,使其保持表面洁净,并适当洒水湿润。

测量放样:放出半幅垫层的边线;打出卸料方格网。

2.铺设垫层

砂砾垫层采用汽车运输,平地机摊铺的施工方案。即将砂砾按试验室提供的级配掺配好后,由自卸车运至施工现场,按一定距离卸在路基上,由平地机进行摊铺。砂砾垫层摊铺采用“灰点跟踪法”进行标高、平整度及横坡度控制。

(1)按试验路段提供的卸料距离及数量在方格网内卸料。

(2)摊铺后的砂砾垫层应无明显离析现象,或采用细集料作嵌缝处理。

(3)经过整平和整形后,标高、横坡度等满足规定值时,即可进行碾压。

(4)每天作业段端头的纵横设置模板,其高度与该层厚度相同,并与路中线相垂直。

3.压 实

(1)摊铺100 m左右时即可开始碾压,作为一个碾压段。

(2)碾压程序为:先轻后重,由边向中,由低至高,后轮重叠1/2轮宽。碾压速度和碾压遍数按试验路段提供的数据。

(3)采用普通压路机进行初步稳压,再用12 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碾压完成后表面无明显轮迹。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采用1.5~1.7 km/h,以后采用2.0~2.5 km/h。

(4)路面两侧的碾压遍数增加两遍。

(5)碾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现场人员发现问题应及时反馈、纠正,检测压实度、平整度,测量人员在压实过程中跟踪检测标高,保证铺筑层的厚度,设专人负责碾压管理工作

(二)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2-4。

img

图4-2-4 砂砾垫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三)工艺要求及质量检测

(1)碎石垫层材料宜用中、粗砂,不得掺有粉细砂,含泥量小于5%,并应除尽其中的植物根系和杂质。采用天然级配砂砾料时,砾石强度不低于四级。

(2)注意控制路基的填筑设计,使加荷速率与地基承载力增加(排水固结)的速率相适应。一般情况下,地基的水平位移应不大于10 mm/d,垂直位移量应不大于15 mm/d。

(3)当路基设计高度不大于3.0 m时,顶面压实质量应满足K30不小于150 MPa;当路基高度大于3.0 m时,顶面压实质量应满足K30不小于130 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