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浸水路基

四、浸水路基

(一)水库地段路基

滨河路基及水库地段路基路肩高程符合《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 10001—2005)的第3.0.1条要求,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浸水部分路堤采用水稳性好、不易风化的硬质岩填料或渗水土填筑,边坡相应放缓一级,其压实度应满足相应要求。

在路堤易受水流冲刷的单侧或双侧路堤,防护水位以下边坡坡面设置墁石基础干砌片石护坡,顶面处设置宽2.0 m的护道。对环境敏感地段堤边坡采用三维排水柔性生态护坡。防护高程为:设计水位+波浪侵袭高+壅水高+0.5 m安全高度。

本线长寿北车站路堤及垫江车站内DK129+800~DK129+900段于文毕水库后缘通过,按浸水路堤设计。

(二)水塘地段路基

线路跨越水塘地段的路堤,对工程修建后仍保留蓄水时(坡脚距塘埂宽度大于30 m,长度大于50 m),一般采用围堰抽水疏干后清淤,并设置宽度不小于2.0 m的护道,塘埂标高+0.5 m以下填筑水稳性好、不易风化的硬质岩填料。软土地段的水塘路基在围堰抽水疏干后,先填筑普通土至水面以上,再按软土路基加固处理。对于坡脚距塘埂宽度小于30 m,长度小于50 m的路堤地段水塘,原则上废除处理,按一般路堤设计,路堤基底根据水塘地基情况采用清淤、换填或复合地基加固。

线路跨越水塘地段的路堑,原则上废弃水塘。距堑顶20 m范围内(膨胀土距堑顶50 m范围内)的水塘均废除处理。水田地段天沟外侧设置挡水土埂;路堑边坡采用主骨架位置改设支撑渗沟的截水骨架护坡防护,以确保堑坡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