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地基加固

六、地基加固

全线软土、松软土路基一般发育在丘间沟槽及宽缓槽谷的水田地段,多为软粉质黏土,深度2~14 m。设计根据路堤填土高度、软土厚度、埋深、分层物理力学指标等情况,选择代表性断面计算路堤稳定性、总沉降量、工后沉降检算,当不满足要求时,采取地基加固措施处理。

全线软土地段采用复合地基加固处理共197处,累计线路长度12.11 km,采用换填处理共88处,累计线路长度2.52 km,主要分布于长寿北—梁平南段。

(一)地基加固原则

当无硬壳层、软土厚度小于3 m,且地下水位较深时,一般采用挖除换填硬质岩弃渣或改良土或渗水性材料加碎石垫层和土工格栅相结合的处理措施。

当软土厚度大于3 m时,地面横坡较缓,稳定或沉降不能满足要求时一般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多向水泥土搅拌桩、CFG桩、螺杆桩、高压旋喷桩等复合地基加固地基。当地面横坡较陡或软土底部存在倾斜基岩面时,稳定性安全系数不小于规定,必要时在路堤坡脚设置侧向约束桩、桩板墙等进行加固。

(二)地基加固设计要求

一般站后场坪、站坪软土地基及路堑边坡软土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桩间距1.0~1.3 m;正线基底软土深度小于10 m的采用多向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桩间距1.1~1.3 m;正线基底软土深度大于10 m的采用CFG桩加固,桩间距1.5~1.8 m;受高压线等外部条件限制的,采用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加固,桩间距1.1~1.5 m;对于人工填土、人工弃渣地基,采用螺杆桩复合地基加固,桩间距1.6~2.2 m。

桩要求打入下卧层不小于0.5 m,桩顶铺设0.6 m厚碎石垫层夹两层双向土工格栅加固,要求土工格栅纵、横向抗拉强度不小于80 kN。

(三)复合地基加固的质量检测

复合地基加固质量检验内容应包括桩身完整性、均匀性、桩身强度、单桩或复合地基承载力等。

搅拌桩成桩7 d后,采用浅部开挖桩头,目测检查搅拌的均匀性,量测成桩直径,检验数量为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3根;CFG桩、螺杆桩、高压旋喷桩成桩7 d内采用低应变检测桩身均匀性、完整性,CFG桩、螺杆桩检查数量为施工总桩数的10%,且不少于3根,高压旋喷桩检验数量为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3根;各桩型成桩28 d后均采用钻孔取芯,观察桩体完整性、均匀性,取不同深度的不少于3个试样作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检验数量为施工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3根,并采用单桩或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进行承载力检测,每工点的检测数量不少于3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