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面系施工技术
(一)挡砟墙施工
挡砟墙采用现场灌注混凝土,挡砟墙施工是桥面系的控制工程,挡砟墙的施工直接影响上砟铺轨和桥面系其他组成部分的线型,因为电缆槽竖墙、遮板、盖板的安装均要参照挡砟墙。挡砟墙的施工过程包括测量放样、钢筋绑扎、模板安装和混凝土灌注、养护。
1.挡砟墙模板设计
挡砟墙模板采用新制钢模,每块模板长1.99 m,模板与模板间用隔板隔开以便形成挡砟墙1 cm设计断缝,隔板由三块钢板组成,中间钢板厚5 mm,两边各3 mm厚,中间钢板比两侧钢板高,脱钢板间涂刷黄油便于脱模,脱模时用叉车抽出中间钢板,再取出两侧钢板,不损坏混凝土以保证断缝标准。模型之间除螺栓联接外,还采用上下拉杆联接。挡砟墙模板伸缩缝下泄水口处焊接厚2 cm钢板,以便脱模后成槽和安装泄水口篦子,为便于脱模,焊接钢板四周打磨成斜坡。1孔32 m单侧挡砟墙模板由14块双侧1 990 mm模板以及2块2 300 mm模板通过2块3 mm厚夹片以及1块5 mm后夹片连接拼装而成并形成断缝,拼装后单侧模板全长32.6 m。模板拼装断面见图4-3-36,拼装成型模板实物图见图4-3-37。模板顶部和底部采用M16对拉杆连接以便调整上下口的几何尺寸,模板加工高度直线边为870 mm,曲线边为1 050 mm,在背钢距离地面250 mm位置处焊接踏板以调整模板顶面高程。

图4-3-36 挡砟墙模板拼装断面图

图4-3-37 挡砟墙模板拼装成型照片
2.挡砟墙放样及钢筋绑扎
挡砟墙施工前要对挡砟墙横向基准线的控制和标高控制,施工位置参照横向基准线,横向基准线采用全站仪放样,用墨线定出基准线(基准线与横向位置保持15 cm距离);标高控制水准点设在桥墩中心线上。挡砟墙钢筋绑扎在梁体预埋钢筋上,绑扎钢筋前根据放样情况对预埋钢筋进行校正,清除根部浮砟并凿毛,绑扎好垫块防止露筋。
3.挡砟墙模型安装
(1)挡砟墙钢筋施工完毕检查合格后进行模板安装,安装前清除模板表面浮灰,涂刷脱模剂,伸缩缝夹板涂刷脱模黄油。安装模型前每隔2 m在挡砟墙钢筋上焊接φ8 mm钢筋,通过水准仪在每根钢筋上放样出设计标高(该标高比挡砟墙顶面设计标高略高20 cm,并做出标志),然后在标志间拉线,模型的标高通过拉线控制,模型安装完毕后,再用水平仪复核标高,通过调整钢模垫块来调整标高,使模板顶面标高与墙顶设计标高一致。
(2)安装模型时,除控制挡砟墙标高外,安装时通过横向基准线控制挡砟墙横向位置,待安装完毕模型后再复核横向位置,具体方法是:调整两端模板的横向位置和垂直度,两端模间拉线定出中间模板顶面横向设计位置,再通过花篮螺栓调整。
(3)挡砟墙采用花篮螺栓及撑杆固定,拉杆和撑杆可以调节模板线性。
4.挡砟墙混凝土浇筑、拆模及养生
挡砟墙模板安装完毕经检验合格后,进行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在梁场拌和站内集中拌制,通过混凝土运输车运输至桥面施工现场浇筑,灌注前模型底部用砂堵漏,采用捣固棒捣固,混凝土灌注至模型顶面,同时混凝土顶面要进行二次收面并及时养护。
先拆除拉杆、螺栓等小件,再拆除断缝夹板,拆运模板时可采用叉车配合。混凝土采用土工布覆盖养护不低于14 d,防止开裂。
(二)竖墙施工
竖墙A、B和挡砟墙共同形成桥面电缆槽,竖墙A、B与挡砟墙外侧台阶处共同支撑电缆槽盖板,为保证盖板安装的平稳性,竖墙顶面标高应与挡砟墙外侧拐角标高一致,在安装竖墙模型时,可采用水平尺控制竖墙模型顶面标高。
1.竖墙模型设计
竖墙采用钢模板,每2 m设置一个断缝,A墙采用单侧模板,B墙采用双侧模型,考虑栏杆竖墙与声屏障竖墙构造尺寸的不同,为合理利用模板降低成本,考虑在栏杆竖墙模型上加高232 mm的方案实现与有声屏障竖墙模板的共用。竖墙模板拼装断面图见图4-3-38。

图4-3-38 竖墙模板拼装断面图
2.竖墙施工
在先施工竖墙A,竖墙A顶面标高与遮板倒角标高一致,施工A竖墙时,不得影响遮板位置,A墙施工完毕后,可施工B墙,B墙顶面标高与A墙以及挡砟墙拐角处标高一致,可采用水平尺控制。竖墙用C40混凝土在梁场拌和站内集中拌制,采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输至桥面,通过缩槽配合进行浇筑。竖墙混凝土灌注完毕后对其表面进行二次收面,保证表面平整。电缆槽内保护层采用C40纤维混凝土,施工保护层前要清除挡砟墙和竖墙角浮渣,便于做防水层。A墙施工同时应进行接触网支柱基础的施工。
(三)桥面防水保护层施工
桥面防水层及保护层采用符合《铁路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技术条件》(TB/T 2965—2011)要求的防水涂料和混凝土(纤维)保护层,防水层、保护层类型及构造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如图4-3-39。

图4-3-39 防水层体系结构图
1.防水层铺设
(1)防水层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梁面基层处理(桥面清洗、打磨、除灰)→涂刷基层处理剂→细部附件防水层施工→弹线、铺贴卷材防水层→卷材收头固定→保护层施工。
(2)防水层施工工艺及方法
梁面基层处理:首先,对桥面上的污染进行清扫,铲除行车带来的泥巴、杂物等,再采用洒水车进行对梁面清洗,清洗完成后对梁面不平整部位进行全面打磨,打磨清扫干净后班组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现场质检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对挡砟墙根部及泄水孔周边的浮浆采用錾子凿除,并打磨平整,泄水孔内的灰尘、杂物要清理干净。
验收标准:基层应作到平整、无尖锐异物,不起砂、不起皮及无凹凸不平现象。平整度的要求:用1 m长靠尺测量,空隙不大于3 mm,空隙只允许平缓变化,每米不超过一处。桥面基层无浮渣、浮灰、油污等,同时挡砟墙根部应无蜂窝、麻面。
(3)涂刷基层处理剂
基层处理剂涂刷时梁面要保持干燥,清洁。高聚物改性沥青基层处理剂每平方米用量不少于0.4 kg,涂刷厚度约为0.2 mm,采用滚筒或毛刷刷涂均匀,无堆积等现象,对于挡砟墙根部及泄水孔周边采用排刷涂刷,并将泄水孔内壁也均匀涂刷基层处理剂。
(4)铺设防水卷材
在已涂刷基层处理剂并干燥的基层表面,留出搭接尺寸,将铺贴卷材的基准线弹好,以便按此基线进行卷材铺贴施工。卷材铺贴从一端开始,桥面横向由低向高顺序进行,点燃喷灯,均匀烘烤卷材底面的沥青层及基层上的处理剂,将卷材底面沥青基层融化后,即可向前滚铺。为确保卷材和基层的粘结,卷材热熔铺贴过程中,应边铺边采用滚筒挤压排气粘合。
卷材搭接处的上层和下层卷材应完全热熔粘合,以保证搭接处粘结牢固,搭接缝处应有自然溢出的熔融沥青。卷材铺贴到梁体周边收口部位时,滚压后应有自然溢出的熔融沥青。采用刮板磨平密封收口。防水卷材应铺设至挡砟墙倒角以上,且每条卷材纵向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20 mm,横向搭接不得小于100 mm。
2.保护层施工
(1)防水层铺贴完成后30 min并经现场质检员验收合格后,即可浇筑保护层混凝土桥面保护层采用C40聚丙烯腈纤维细石混凝土。
(2)施作保护层前,要将防水层上面的杂物、灰尘、泥巴等清扫干净,将泄水管模具装入泄水孔内,以免混凝土堵塞泄水孔。模具采用长300 cm,直径φ160 mm原木制作成略带楔形,使其刚好能密封无缝隙的插入泄水管内。浇注保护层时,施工用具、材料必须轻吊轻放,严禁损坏已铺设好的防水层。
(3)质量要求及验收标准:纤维混凝土应均匀铺在梁体的防水层上,用平板振动器捣固密实,在拉动振捣器时速度应尽量缓慢,使纤维混凝的捣固时间达到20 s左右,并无可见空洞为止。混凝土接近初凝时可以进行抹面,抹面是不得过量加水,抹面次数不宜过多。
(4)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采取必要的保水养护措施,避免失水太快(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桥面洒水次数应能保持表面充分润湿)。保护层应与防水层粘结牢固、结合紧密,并于周边混凝土密贴。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密室,不得有疏松、起砂、脱皮、损伤等现象。
(5)保护层应与防水层粘结牢固、结合紧密,并于周边混凝土密贴。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得有疏松、起砂、脱皮、损伤等现象。保护层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4-3-2的规定。
表4-3-2 保护层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四)栏杆及声屏障施工方案
1.栏杆安装(图4-3-40)
(1)在安装好的遮板槽口边缘弹上墨线,将每一块立柱的位置定准,用石笔画出立柱的边缘线。

图4-3-40 已安装好的栏杆
(2)按高度要求拉两条线,控制立柱的高度和两边缘的位置,中间每2 m设置1个支承点。按墨线和拉线将立柱安放到遮板槽口内,用线锤调节立柱的垂直度,高度误差不超过1 mm,左右偏差不得超过2 mm,装好后安装2颗螺母固定,安装好后调整立柱的整体线性。
(3)将做好防腐处理的钢管安装至立柱预留孔内。在每两孔梁之间的梁缝处,设置钢管伸缩缝一道。完成后调整整体线性,将立柱预埋、遮板预埋钢板采用收工电弧焊焊接牢固。
2.声屏障安装
(1)施工顺序
底梁基础预埋件安装→立柱安装→立柱校正→重力式砂浆浇筑→吸声板安装→按照设计预紧力上紧螺母。
(2)施工方法
采用人工配合吊车吊装立柱,采用强度足够的吊装布带吊装立柱,人工对位,薄螺母调平,采用1米水平尺校核水平、垂直度,满足H型钢立柱垂直度及钢板水平度要求后,灌注重力式流动砂浆,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施加预紧力拧紧H型钢底板上的标准螺母。
(3)吸声板安装
安装前先检查隔音板外观及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否则不得安装。就位校正并临时固定好,安装时从第一单元开始,然后进行各单元就位、临时固定。全部就位后进行板与板的连接。
3.施工安装要求
(1)单元板安装在接触网通电之前完成,另接触网位置声屏障必须等接触网立柱安装完后方可安装该处声屏障。
(2)声屏障立柱、单元板安装应做好以下复核、检验工作:
相邻两H型钢立柱间距和纵向中心线误差均为±3 mm;铝合金复合吸声板安装,左右偏差不大于2 mm,上下板缝前后侧差不得大于1 mm,相邻单元吸声板高程偏差不得大于2 mm;H型钢立柱与底板焊接时的垂直度误差不得大于0.2%;H型钢立柱及螺栓的安装垂直度不得大于0.2%;螺栓横、纵向偏差为±3 mm;外露螺杆长度误差为±3 mm;声屏障底部重力式流动砂浆的抗压强度不小于C40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3)声屏障出厂时不存在裂痕、孔洞等缺陷,同时具有完善的包装、存储、运输和现场保护措施,能最大程度保证声屏障在安装完成后都能保持完好无损,具有足够的密封性能。
(4)非金属声屏障上下单元板之间、立柱与板材使用三元乙丙橡胶;金属声屏障吸声板与H型钢立柱间使用单管橡胶垫,声屏障上下单元板之间、透明隔声板与H型钢立柱间使用橡胶条。如图4-3-41、4-3-42。

图4-3-41 安装完成的金属声屏障

图4-3-42 桥梁非金属声屏障安装
(五)桥梁伸缩缝施工方案
(1)为使桥面排水系统在桥面接缝处连续,并保证大型养护机械的施工作业,在梁体就位后在梁端接缝处设置伸缩缝装置。伸缩缝在桥面防水层施工完成之后保护层浇筑之前施工。为保证伸缩缝装置安装位置准确,在梁端梁体顶面预埋连接钢板以满足伸缩缝安装要求。待伸缩缝装置与梁体预埋钢板连接后,现浇该处保护层混凝土。
(2)伸缩缝由耐候钢型材、橡胶密封带,挡砟盖板、挡砟侧板、伸缩缝锚固钢筋、定位钢管、定位钢筋及梁体预埋件等组成。定位钢管与梁体预埋件焊接,挡砟盖板与定位钢筋焊接,锚固钢筋2与锚固钢筋1焊接,挡砟侧板与挡砟盖板焊接。构造如图4-3-43、4-3-44所示。

图4-3-43 有砟轨道梁伸缩缝装置立面图

图4-3-44 有砟轨道梁伸缩缝装置平面图
(3)伸缩缝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
① 吊装伸缩装置,调整伸缩装置中心线与梁端间隙中心基本重合,型钢通过拉线调直。
② 布置横穿钢筋并将锚筋等焊牢,然后及时解除固定型钢间隙的弓形板。
③ 用泡沫条填塞型钢型腔,并用封箱胶带将型腔封贴,安装梁端模板。
④ 浇筑混凝土保护层时必须保护伸缩缝装置表面不受损伤,型腔内不得漏入砂浆。
⑤ 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清理型腔,嵌装防水橡胶条,安装胶条时应用专用工具进行安装,不能损伤胶条,且嵌装部位必须完全嵌入到型钢的型腔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