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侧向约束桩

二、侧向约束桩

(一)施工中稳定滑坡的措施

清顺滑体坡面,铲除陡坡,陡坎壁,填塞裂缝。先在滑体范围内外分别浆砌圈形截水沟减少地表水下渗。在侧向约束桩施工范围,大致整平地面,靠山一侧刷出宽度不小于2 m的平台,另一侧填平夯实,避免对桩产生侧压。

桩孔开挖,视下滑力的大小,滑体的土石结构、破坏程度及地下水等不同情况,采用跳跃式间隔开挖。

护壁采用钢筋砼护壁的方法,逐节挖至设计标高,井孔垂直且不小于设计尺寸,检查验收合格后立即绑扎钢筋,灌注桩身砼。桩孔扎口10 m范围内不存放大堆材料,弃渣设置在30 m以外,产生震动大的机械设在50 m以外。

(二)桩身开挖的准备工作

施工时要根据施工可能发生的误差,每边较设计尺寸大5 cm。然后整平孔口场地。

在井口上竖井架出渣、进料、起吊高度将高出井口3 m以上,搭设临时风雨棚,做好井口排水沟。为了施工人身安全,井口设栏杆及供起吊人员装卸料用的脚踏板和井口开关门。

备置起吊用特制的桶及0.5 t卷扬机。当桩间距离较短(5~7 m)将考虑开挖与护壁砼灌注有工序间隙时间。

配备井内用的高压送电路及低压照明、发电机和变配电设备、爆破器材、通信设备及管路和安装材料。当井内有地下水时,还将配备潜水泵或其他类型的高扬程抽水机。

(三)桩孔开挖

土质开挖采用短镐、铲、锹人工开挖,特制桶装土渣,卷扬机起吊出砟。

弧石或基岩,须进行放炮;在滑动面以下土质坚硬的地方,为加快施工进度,除采用风镐外,视地质情况爆破松土。爆破时注意眼孔布置和装药量。具体见表4-2-20、表4-2-21。

表4-2-20 爆破装药量及炮眼距井壁最小距离参考表

img

表4-2-21 炮眼的数目和装药量参考表

img

井壁塌方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因土层较弱、松散、地下水作用,或因放炮作用引起塌方面积较小时,立即进行护壁支护,在塌空处填充块石,护壁适当加筋,浇灌砼未达到设计强度80%前不宜拆除模板顶撑。当塌方严重,土质过于松散和地下水作用继续坍塌时,清除危石及悬土,在塌方处搭制托梁暗柱,并用木楔、长钉加固钉牢,里面用块石或废木填充。并立即支护,适当加密塌方处钢筋,浇灌砼未达到设计强度80%前不能拆除模板顶撑。

砼薄壳护壁:砼薄壳护壁的每节开挖深度为1.0 m,护壁厚度可参考表4-2-22。

表4-2-22 砼薄壳护壁参数表

img

当上节砼护壁浇灌后,经过一段时间(根据气温、土质与砼设计强度而定)即可拆除横撑,继续下挖。当发现滑动面位置与设计标高不符时,进行分析研究和补充设计,办理变更设计。

薄壳护壁的砼灌注,上下节连成整体,也可间开,在滑动面附近和土石分界处,必要时将增加护壁钢筋,且连成整体。下送砼时将做好对称和四周均匀捣固,防止模板偏移。

(四)灌注侧向约束桩身砼

(1)核对断面尺寸及桩底长度资料,放出桩底十字线。当砼护壁侵占桩身断面时,护壁必须清除干净。

(2)钢筋绑扎、焊接定位:将钢筋预制成每节5~7 m的钢筋笼,逐节放到井口搭接焊,钢筋笼就位后,其与护壁的间距将以同标号砼块楔紧,按设计要求埋设声测管。

(3)灌注桩身砼:钢筋笼定位后用砼运输车运送砼,由串筒漏斗将砼传送至井中捣固。

其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2-25。

img

图4-2-25 侧向约束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五)质量控制要点

侧向约束桩若有支挡建筑物、永久排水和防渗设施等,应使这些建筑设施与侧向约束桩体正确连接,配套完成。

护壁砼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挖孔过程中,将经常检查桩身净空尺寸和平面位置。孔的中轴线偏斜不得大于孔深的0.5%。孔口平面位置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 cm。

孔内爆破将采用浅眼爆破。炮眼深度,硬岩层不得超过0.4 m,软岩层不得超过0.8 m。严格控制用药量,装药深度不得超过炮眼深度的1/3。孔内爆破应采用电引起爆。

爆破前,对炮眼附近的支撑采取防护措施。护壁砼强度未达到2.5 MPa时不宜爆破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