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监控量测
(一)量测内容
量测内容见表4-4-5监控量测项目表。
表4-4-5 监控量测项目

(二)量测方法及要求
测试前检查仪器是否完好,若发现故障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确认测点是否松动或发生人为破坏,只有在测点状态良好时方可进行测试工作。测试中按各项测量操作规程安装好测试仪器,每测点一般读数三次,三次读数相差不大时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观测值,否则进行判断,是由于人为破坏、测点松动或需要进行重测。测试完毕后检查仪器、仪表,做好养护保管工作,及时进行资料整理。
1.围岩及支护状态观察
围岩状态观察:围岩岩性、岩质、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方向、有无松散坍塌、剥落掉块现象、渗漏水等。
初期支护状态观察:喷层是否产生裂缝、剥离和剪切破坏、格栅支撑是否压屈等。
2.净空变形量测
根据变形值、变形速度、变形收敛情况等用以判断围岩稳定性、初期支护设计和施工方法的合理性、模筑二次衬砌时间。
测点布置:初期支护施作后,用风钻凿φ40 mm、深200 mm的孔,用1∶1砂浆填满再插入测点固定杆,尽量使同一基线两测点的固定方向在同一水平线上,待砂浆固后即可进行量测工作。
量测方法:采用WRM型收敛计监测。
3.拱顶下沉量测
监测拱顶的绝对下沉值,掌握断面变化情况,判断拱顶的稳定性,防止塌方。测点用风钻打眼埋设好固定杆,并在外露杆头设挂钩。测点大小适中,如过小测量时不容易找到,如过大爆破时容易被破坏。支护结构施工时要注意保护观测点,一旦发现测点被埋或损毁,要尽快重新设置,保证量测数据不中断。
拱顶下沉量测测点布置在拱顶,受通风管限制或遇到其他障碍时,可适当移动位置。
测量方法:采用水准仪、挂钩式钢尺配合测量拱顶下沉,精度达1~2 mm,量测时用一把2~4 m长的挂钩将钢尺挂上即可。
4.浅埋段地表下沉量测
判断隧道开挖对地表产生的影响及防止沉陷措施的效果,推测作用在隧道上的荷载范围。隧道浅埋地段地表下沉的量测测点尽量设在隧道中线上,并与拱顶下沉测点设在同一断面上。为准确掌握地表沉降范围,在与隧道中线垂直的横断面上布置测点,间距一般为2~5 m,每个断面7~11个测点。
(三)量测频率
量测频率:洞内观测分为开挖工作面观测和初期支护状态观测两部分。开挖观测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地质情况基本稳定无变化时,可每天进行一次。对初期支护的观测也应每天至少进行一次。
净空水平收敛和拱顶下沉量测采用相同的量测频率。量测频率见表4-4-6。地表下沉量测断面间距见表4-4-7。
表4-4-6 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量测频率表

表中:B为隧道宽度。
表4-4-7 地表下沉量测断面间距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