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应用实例
(一)渝万铁路高梁镇隧道
1.工程概况
新建重庆至万州铁路站前工程YWZQ-6标段高梁镇隧道起止里程为D1K238+290~D1K241+674,全长3 384 m。该隧道穿越岩性为泥岩、砂岩,主要为孔隙潜水和上层滞水,雨季流量增大。泥岩富水性和透水性较差;砂岩自身透水性较好,加之构造、风化节理裂隙切割,使其成为地表水入渗、地下水流通、储存的良好介质条件,为地下水相对发育带,局部地段存在承压水。设计最大涌水量为3 750 m³/d。
2.应用效果
本工法中的三项关键技术工艺在该隧道成功应用,效果明显。隧道建成至今,隧道衬砌混凝土表面和施工缝等部位均未出现渗漏现象,工程质量达到了相关质量验收标准。
(二)渝万铁路太平寨隧道
1.工程概况
新建重庆至万州铁路站前工程YWZQ-6标段太平寨隧道起止里程为D1K235+975~D1K237+878,全长1 903 m。该隧道穿越岩性为泥岩、砂岩,主要为孔隙潜水和上层滞水,雨季流量增大。泥岩富水性和透水性较差;砂岩自身透水性较好,加之构造、风化节理裂隙切割,使其成为地表水入渗、地下水流通、储存的良好介质条件,为地下水相对发育带,地下水埋深为0~36.2 m,雨季可能呈股状涌出。设计最大涌水量为2 508 m³/d。
2.应用效果
同渝万铁路高粱镇隧道。
(三)渝万铁路王家村隧道
1.工程概况
新建重庆至万州铁路站前工程YWZQ-6标段王家村隧道起止里程为D1K232+268~D1K235+842,全长3 574 m,为全线重点工程之一。该隧道穿越岩性为泥岩、砂岩,主要为孔隙潜水和上层滞水,雨季流量增大。泥岩富水性和透水性较差;砂岩自身透水性较好,加之构造、风化节理裂隙切割,使其成为地表水入渗、地下水流通、储存的良好介质条件,为地下水相对发育带,雨季可能呈股状涌出。设计最大涌水量为368 m³/d。
2.应用效果
同渝万铁路高粱隧道和渝万铁路王家村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