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结构设计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自上而下由钢轨、扣件、轨枕、道床板、支承层(底座)组成。其中隧道地段采用连续结构。结构示意图如图3-7-1(a)、(b)所示。


图3-7-1 隧道地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单位:mm)
(一)钢 轨
采用60 kg/m、定尺长100 m、无螺栓孔U71MnG热轧新钢轨。钢轨质量符合《高速铁路用钢轨》(TB/T 3276—2011)的规定。
(二)轨枕及扣件
采用SK-1型双块式轨枕和配套的WJ-7B弹性分开式扣件。扣件间距一般为650 mm,扣件间距不小于600 mm。
(三)道 床
(1)采用C40钢筋混凝土现场浇注而成,宽度2 800 mm,直线段轨下厚度260 mm。
(2)道床内的纵横向钢筋(包括桁架钢筋)相交处及纵向钢筋搭接处设置绝缘卡进行绝缘处理,所有的电气绝缘应在立模前全部施工完成,在道床板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轨道电路传输距离测试,满足相关技术要求后方可浇筑混凝土。钢筋间绝缘按照《关于发布〈无砟轨道条件下ZPW-2000系列轨道电路传输特性关键参数技术条件(暂行)〉的通知》(铁科技〔2006〕188号)和《关于无砟轨道绝缘方案优化和实施的意见》(铁集成函〔2010〕185号)要求办理。
(3)道床板采用双层配筋。上层纵向钢筋置于双块轨枕枕桁架钢筋上,保护层最小厚度为45 mm,下层钢筋的保护层最小厚度为35 mm。道床板配筋方式有两种,即距隧道洞口200 m范围内的配筋结构和隧道洞口200 m范围外的配筋结构。
(4)综合接地按照《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要求办理。
(四)轨道结构高度
轨道结构高度按表3-7-3办理。
表3-7-3 无砟轨道结构高度表

分水镇隧道内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高度为515 mm。
(五)轨道过渡段
过渡段范围内设置60 kg/m辅助轨及配套扣件,辅助轨长度25 m(无砟轨道范围约5 m,有砟轨道范围约20 m),辅助轨的设置不应影响大型养路机械维修作业。过渡段范围的轨道刚度按分级过渡设计,自轨道结构分界点开始向有砟轨道一定范围内,采用道砟胶分别按全部道砟、轨枕底以下及砟肩道砟、轨枕下道砟分三段粘结道床。过渡段采用过渡段专用枕(通线〔2008〕2201)及配套扣件[基本轨用WJ-7A弹性分开式扣件,辅助轨用扣板式扣件(研线0607)]。
(六)曲线地段超高设置
曲线超高采取抬高曲线外轨的办法进行设置,在混凝土道床板上实现。实设超高取5 mm的整倍数,最小超高不得小于5 mm;无砟轨道允许设置的超高最大值为175 mm。实设超高根据行车专业提供的V-S曲线,按拉通旅客列车最大速度和站停旅客列车最小速度针对每个曲线进行计算,并且超高在缓和曲线全长范围内线性递减顺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