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支护和初期支护施工方法
施工超前支护洞口段采用长管棚,Ⅳ级围岩地段采用超前小导管,具体施工工艺如下。
(一)大管棚施工
(1)由于隧道进口和出口地质条件差,设计均采用长管棚进行超前支护,采用φ108 mm壁厚6 mm热轧无缝钢花管,一般管棚长度根据隧道地址情况进行调整,管节长度4~6 m,环向间距40 cm,外插角1°~3°。管棚设置于衬砌拱部144°范围内,导管上设注浆孔,按15 cm间距梅花形交错设置,孔径10~16 mm,管尾段留2.0 m不钻孔的止浆段。
超前大管棚施工工艺流程如图4-4-11所示。

图4-4-11 超前大管棚施工工艺框图
(2)长管棚施工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 施工前,应根据设计洞门的里程和标高刷好洞门仰坡,如果仰边坡石质不良或为土质时,应根据地质用水平锚杆、挂网、喷砼加固,保证其稳定。
② 洞口段设置1 m×1 m C20导向墙,导向墙内预埋壁厚5 mm直径146 mm的孔口管,并在每侧导向墙底设置4根φ42锁脚锚杆,每根长4 m,焊于两榀钢拱架上。
③ 按设计设置两榀Ⅰ20b型工字梁临时钢支撑拱架,焊好纵向连接。应注意预留保护层。
④ 在两榀钢拱架上,按管棚设计位置(间距和水平标高、仰角),准确的焊上导管,导管为φ146×5 mm,外端焊一个法兰盘,用来平衡钻孔和压浆的后坐力,里面一端用胶纸封口,以防砂浆流入。导管的导向直接影响管棚的质量,必须严格按设计安装、焊牢。
⑤ 导管全部焊好后即可灌注导向墙砼,可以在洞身开挖后一并施作。
⑥ 搭设钻孔操作平台,根据钻机最低标高和安钻杆长度要求设置,宽度为整个洞门。
⑦ 引入水电管线,水压力不小于3.5 kg/cm2,安装钻孔机接通水管即可开钻,必须备有若干个异型接头,管前端安装环形钻头,一边钻孔一边用高压水将钻渣冲出。随着钻孔进尺应随时检查孔眼的方向与仰角,以免超过误差限度。钻眼达到设计长度后,检查管内钻渣是否冲洗干净,否则再用较小钻头加高压水在管内钻除余渣。
⑧ 压浆液:隧道采用单液注浆,灌注浆液为纯水泥浆液,注浆前应先进行注浆现场试验,若单液注浆能达到固结围岩的目的,则采用此方案,否则进行水泥-水玻璃双浆液试验,注浆参数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以利施工。注浆参数:水泥浆水灰比1∶1;浆压力0.6~1.0 MPa。
⑨ 压浆液仅在花管内进行,故应进行花管安装,压注浆液,然后清除管内浆液。最后和普管一起逐根压水泥砂浆。压水泥浆可用浆筒随加随压直到注满为止,最后堵口。压浆时应注意将压浆管伸入孔底,保证压浆饱满。待水泥浆达到70%设计强度可进行洞身拱部开挖。
(二)超前小导管施工
(1)钻孔:采用风钻(YT28型)钻孔(Ф50 mm),沿拱部开挖轮廓线夹角为144°的范围内布置(径向注浆管除外)。环向间距40 cm,钻孔外倾角选10°~15°。钻孔深度大于钢管长度,采用锤击或钻机顶入,顶入长度不小于设计长度的95%。
(2)安装:导管安装应在安设钢拱架(格栅拱架)后进行。加工好的导管插入已钻好的眼孔,为充分发挥小导管的支护作用,将导管尾部焊接在已架好的钢格栅架上。
(3)注浆:注浆应在导管安设好并封闭工作面的情况下进行,工作面封闭采用喷砼,厚度不小于5 cm。注浆采用水泥浆,根据地层情况所需要的凝结时间选定水泥浆水灰比,注浆终压力不小于设计。
(三)架立钢架
1.钢架的制作
钢架在加工场现场冷弯制作,按1∶1比例在工作台上放样。钢架分段制作,按单元焊制后,运至现场安装。
做到尺寸准确,弧形圆顺。允许偏差为:矢高、弧长±30 mm,架长±20 mm;钢筋焊接(或搭接)长度满足规范要求;焊接成型时,让钢架两侧对称进行,钢架主筋对称中心与轴线重合,接头处相邻两节圆心重合,连接孔位置准确。钢架加工后先试拼,检查有无扭曲现象,接头连接每榀之间可以互换,断面尺寸允许偏差±20 mm,扭曲度允许偏差±20 mm。钢架单元组装,将各单元主筋、加强筋、架立筋及接头钢板焊接成型,单元间用螺栓连接,堆放和运输时不得损坏和变形。
2.钢架的安装
安装工作内容包括:定位测量、安装前的准备和安放。
(1)定位测量
首先测定出线路中线,确定高程,然后再测定其横向位置;钢架设于曲线上时,安设方向为该点的法线方向;安设于直线上时,安设方向与线路中线垂直。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钢架间距允许偏差±100 mm,钢架横向允许偏差±50 mm,高程允许偏差±50 mm,垂直度允许偏差±2°,钢架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5 mm。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控制掌子面法线方向,保证拱架在两段边墙位置在一条法线上,加强及承载能力。
(2)安设前的准备工作
运至现场的单元钢架分单元堆码,安设前进行断面尺寸检查,及时处理欠挖侵入净空部分,保证钢架正确安设,钢架外侧有不小于5 cm的喷射混凝土,安设拱脚或墙脚前,清除垫板下的虚渣,将钢架置于原状岩石上,在软弱地段,采用拱脚下垫钢板的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用钢垫板对钢架进行连接,不然钢架整体性受力将大打折扣。在钢架安装完成后及时施工锁脚锚杆,提高钢架的承载能力。
(3)钢架按设计位置安设
钢架与封闭混凝土之间紧贴,在安设过程中,当钢架与围岩之间有较大间隙时安设垫块,垫块数量不少于4个,两排钢架间沿周边每隔1 m用Ф22 mm的纵向钢筋焊接,形成纵向连接系。拱脚高度不够高设置钢板调整,拱脚高度低于上半断面底线以下10 cm。
(四)锚杆施工
隧道锚杆类型为φ22 mm砂浆锚杆、φ25 mm中空锚杆。
1.φ22 mm砂浆锚杆
锚杆采用Ⅱ级钢,锚杆垫板采用Q235,尺寸150 mm×150 mm×6 mm,用M16螺母连接。锚杆钻孔前根据设计要求和围岩情况,定出孔位,作出标记。钻孔应圆而直,其孔径和孔深符合设计要求,孔内积水和岩粉应吹洗干净;锚杆孔口岩面应整平,并使岩面与钻孔方向垂直,如不垂直,安装锚杆时可用特制垫板调整,使托板密贴岩面。锚杆安装后要定时检查,发现松动及时紧固。
2.φ25 mm中空锚杆
中空锚杆采用先锚后注式砂浆锚杆,钻孔台车或手持凿岩机钻孔,使用高压风吹净钻孔,将锚头与锚杆端头组合,戴上垫片与螺母;把组装好的锚杆打入钻孔,锚杆要尽量打在钻孔的中央位置,将止浆塞穿入锚杆末端与孔口齐平并与杆体固紧,锚杆末端戴上垫板,然后拧紧螺母。注浆压力取0.2~0.5 MPa,孔口溢出浆液时,停止注浆,砂浆随拌随用。
3.锚杆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1)孔位应按设计布置,偏差小于10 cm,孔深大于锚杆长度10 cm,孔距允许偏差±15 cm。
(2)灌孔前应清孔,顺锚杆孔用高压风清除孔内积水、岩粉、碎屑等杂物。
(3)注浆应使用灌浆罐和注浆管,孔口压力小于0.4 MPa。顺着锚杆孔注浆,直到孔口有浆液流出为止。
(4)锚杆锚垫板必须紧贴岩面,保证锚杆能真正起到锚固作用。
(5)施作锚杆时,同时应预埋格栅钢架的定位锚杆。
(五)挂钢筋网
钢筋网制作采用半成品网片拼接挂网。按设计要求网片的宽度按钢架的间距预制,同时用在墙部网片应一侧带钩,从上而下方便挂钩,钢筋网间搭接长度应为1~2个网格。
(六)喷射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法施工,采用机械喷射手和小型湿喷机施工。如图4-4-12。

图4-4-12 机械手喷射混凝土
喷射砼顺序应先墙后拱,岩面不平时,应先喷凹处找平。
在边墙部分为自下而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并注意呈旋转轨迹运动,一圈压半圈,纵向按顺序进行,旋转半径一般为15 cm,每次蛇行长度为3~4 m。
在拱部拱脚至拱腰处,自下而上,拱腰至拱顶由里(有砼处)向外喷射砼。
当岩层松软易坍方时,喷射作业应紧跟作业面,初喷应先拱后墙,复喷应先墙后拱。喷射砼时,其喷射砼速度不宜太慢或太快,适时加以调整。
喷射砼中的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0 mm,骨料级配宜采用连续级配;砼搅拌宜优先采用将水泥、骨料先干拌后加水湿拌的方法,且干拌时间不得少于1.5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