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施工测量方案

二、施工测量方案

(一)总体安排

高速铁路测量控制网分为三级:CPⅠ、CPⅡ、CPⅢ。无砟轨道的精密测量主要是CPⅠ、CPⅡ控制点复测与CPⅡ控制点的加密和CPⅢ控制网测设工作。CPⅢ控制网采用自由设站边角交会测量方法,保证无砟轨道施工精度和轨道的高平顺度。

img

图4-5-3 无砟轨道道床施工基本工艺流程图

(1)渝万公司统筹部署全线CPⅢ网测设工作,统一数据格式、平差软件、仪器精度和基桩设置。

(2)建立平面、高程控制网。平面控制网按三级线路布设;高程控制网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施工测量与同级或高级的控制点联测闭合。CPⅠ、CPⅡ控制网施工复测、CPⅢ控制网的测设、无砟轨道基准点、重点桥隧施工控制网由公司精测队进行测设。

(二)CPⅠ控制点复测和CPⅡ控制点复测与加密

(1)全面复测CPⅠ、CPⅡGPS控制网点。

(2)在线路两侧按每500 m左右间距加密一定数量的CPⅡ平面控制点;在相邻标段连接处GPS观测时两端各延伸2个CPⅠ点,保证与相邻标段的平顺连接。

(3)外业观测数据采用网平差软件自动地进行基线矢量解算,并进行基线解算质量的分析、同步环和异步环的闭合差分析以及重复边的基线较差分析,之后将所观测的所有合格基线矢量叠加在一起,进行GPS网的整体平差。

(4)外业观测和内业数据处理及其分析,控制点数量和精度满足CPⅢ控制网测量要求。

(三)CPⅢ控制网测量

1.CPⅢ控制网的布设

CPⅢ控制网的固定点先导段路布置在隧道电缆槽上方30~50 cm的边墙上埋设,根据建筑物的结构情况,每隔50~60 m布置一对点。在两对点之间,相隔100~120 m布置自由测站点,对前后各三对点(共12个CPⅢ平面控制点)进行边角交会,CPⅢ平面控制网附合在CPⅠ、CPⅡ或加密的高级控制点上。当在自由设站点上不能直接观测高级控制点时,可设辅助设站点;当布设自由设站点遇到特殊情况时,可隔60 m加设一个测站点,在加站点上仍可观测12个方向。正常的CPⅢ控制网网形如图4-5-4所示。

img

图4-5-4 CPⅢ控制网示意图

2.CPⅢ测量标志设计

CPⅢ测量标志联结件采用固定套筒,插入形式。左边是镶入墙体的固定套筒,中间是长轴,右边是短轴。长轴用于测量高程,短轴则用于测量三维坐标,即无砟轨道放样、粗调和精调测量。棱镜采用原装徕卡金属框架棱镜。联结件主要零件均采用1Cr18Ni9不锈钢的合金材料,适合用于野外露天作业

3.CPⅢ测量标志埋设

在隧道边墙上,开孔位置高于外轨轨顶面60 cm,每隔60 m左右设置一对CPⅢ标志套筒。钻孔采用25 cm直径钻头,深6 cm,钻孔时必须保证孔位大致水平。

4.CPⅢ控制点号编制

CPⅢ点编号共6位数,前3位采用4位连续里程的公里数,不足须加“0”,第4位正线部分为“3”,第5、6位为流水号,01~99号数循环。由小里程向大里程方向顺次编号,所有处于线路里程增大方向轨道左侧的标记点,编号为奇数,处于线路里程增大方向轨道右侧的标记点编号为偶数,在有长短链地段注意编号不能重复。CPⅢ控制点号编制如图4-5-5所示。

img

图4-5-5 CPⅢ控制点号编制示意图

5.CPⅢ控制网观测

(1)CPⅢ平面观测

CPⅢ自由设站边角交会是在自由设站点上对CPⅢ点进行方向和边长观测,观测方向一般为12个。为减少外界对观测的影响,可进行分组观测;另外,为减少气象条件对观测的影响,一般选择在夜间观测比较适宜。

在自由站上测量CPⅢ的同时,应将靠近线路的CPⅠ点及全部CPⅡ点进行联测,纳入网中,CPⅠ/CPⅡ点应至少在3个自由站上进行联测。根据线下构筑物施工实际情况,CPⅢ控制网必须按分段观测、分段计算,分段长度一般为4 km左右。具体情况如图4-5-6所示。

img

图4-5-6 分段观测连接处

(2)CPⅢ高程观测

CPⅢ控制网点与点之间的水准路线,采用如图4-5-7所示的水准路线形式进行观测,每相邻的4个CPⅢ点之间均构成一个闭合环,以保证观测数据质量。

img

图4-5-7 CPⅢ高程观测线路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