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辅助设施布置
(一)施工供电与照明
本隧道进口用电自4.0 km处的关龙车站高压电杆T接引入,斜井处用电自2.0 km处的X552县道边的高压电杆搭火引入,根据下表4-4-9施工用电总功率统计表,进口工区用电设备总功率1 122 kW,斜井工区用电设备总功率2 538 kW,考虑各设备同时使用的概率,拟在进口工区采用1台1 250 kⅤ·A变压器供电;在斜井工区设置一台1 250 kⅤ·A变压器、两台630 kⅤ·A变压器及配电柜,以供隧道施工使用。洞内各工作面的动力用电及照明用电由洞口变压器变压后提供,照明用电采用36 Ⅴ分段低压电进洞。掘进长度达到600 m时,在洞内设置500 kⅤ·A防爆型干式变压器,高压进洞。在进口洞口处设置1台300 kW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在斜井洞口处设置2台300 kW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
表4-4-9 施工用电总功率统计表

(二)施工供水
本隧道进口段施工生产用水拟从隧道进口右侧200 m处的小溪流上游拦溪取水,同时在位于隧道进口右侧200 m处,满足与隧道顶高差大于40 m,修建10 m×7.5 m×2 m蓄水池(150 t),便于施工。斜井的施工生产用水拟从斜井进口右侧的小溪流拦溪取水,同时在斜井进口右侧大致水平方向200 m处,修建10 m×10 m×2 m蓄水池(200 t)。前期水压不够时采用增压泵提高水压,在斜井掘进与洞口高差超过40 m后取消增压泵增压。后期如果溪流中水量不能满足供水要求,拟从斜井口下方500 m处(高差约100 m)的河沟中抽水取水。隧道进口洞内用水从高压水池经φ100 mm钢管引入各工作面,距作业面20~30 m地段,使用塑料软管分出;斜井工作面用水从高压水池经φ150 mm钢管引入到斜井与正洞交叉处,然后分成φ100 mm钢管分别引入往进口和出口施工的工作面,距作业面20~30 m地段,使用塑料软管分出。
架子队驻地的生活用水也取自就近的小溪流。
(三)施工供风
在隧道进口设空压机房集中供风,配置3台22 m3固定式空压机提供施工高压风;斜井处配置6台22 m3空压机,用φ150 mm钢管将高压风引进洞内。高压风管与水管同布置于隧道一侧。距作业面20~30 m处,设置使用开关,接软管至工作面,供作业时灵活使用。
(四)施工排水及突涌水抽排
分水镇隧道进段开挖为上坡,排水系统以水沟排水为主。分水镇隧道斜井为最大达10.5%的下坡,工作面到斜井口的最大高差超过120 m,拟采用大流量高扬程抽水机排水。抽水能力按设计正常涌水量配备,并按设计最大涌水量备置,以便遇突涌水抽排。
(五)施工便道
进口段工点施工便道由孙家镇往梁平县方向6.5 km处的X552县道引入,终点为分水镇隧道进口DK209+713处,全长3 500 m,直达本隧道进口,其中850 m为改建既有村道,其余约2 650 m为新建。按单车道标准修建,路基宽4.5 m,路面宽3.5 m,每200 m左右设置30 m长的错车带,进口工区出碴便道全长3 800 m,为新建单车道道路。
斜井段工点施工便道由孙家镇往梁平县方向8.5 km处的X552县道引入,进场便道全长400 m,至隧道斜井入口,全为新建双车道砼路面,路面宽6.5 m,路基宽7.5 m;斜井工区出碴便道全长4 400 m,为新建单车道道路。
(六)拌和站
进口段和斜井段均由一个拌和站集中供应隧道内用砼,拌和站位置设在由孙家镇往梁平县方向5.6 km处的552县道左侧600 m处野鸡场旁边,占地面积约18亩。主机设置为两台HZS90型拌和机,设计生产能力180 m3/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