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重点与难点
(一)施工顺序
线下部分完毕→施工准备→测量放线→申请要点→预铺线路及道岔→旧道岔拆除→开通新电气集中设备→站区建筑及站场设备施工。
(二)施工方法
该工程以线路施工为主,且改移既有线工作量较大。因货车运输轨料可就近卸车,线上施工以人工为主,机械铺设为辅,散布轨料采用单轨车加人力施工,铺轨程序为先铺底砟,再散布轨机、钢轨、安装扣件、连成线路。上砟作业分层进行,捣固机加局部入工揭固。在铺设线路道岔前,先将轨排及道盆就近钉连,并做好滑移准备,接到命令后,立即推移至设计位置,再进行钉联,整道,达到命令后,立即推移至设计位置,在进行钉联,整道,达到通车条件后消点开通。
(三)施工重点事项
1.预铺道岔
(1)预铺位置选择
预铺道岔位置的选择尽可能按“只作横移,不作纵移”的原则,尽量利用咽喉区既有的牵出线成装卸线,以减少预铺道岔组装平台的工作量和点内工作量。
根据现场实际地形、地貌,施工时,必须严格在指定位置预铺道岔。在既有牵出线及预留线,施工中必须做好轨道绝缘措施,轨面加垫绝缘板,同时严防施工作业影响邻线行车安全及自身人身安全。
(2)搭接组装平台
搭接组装平台的总要求是组装平台要搭设平稳,组装后道岔不侵入限界。搭设组装平台的技术要求如下:
① 由于道岔重量大,因此平台搭设必须平稳牢固。考虑能承受的道岔重量,起道机升降道岔时局部受力和人员操作的安全和方便。
② 平台必须平整,使预铺的整组道岔大平良好。平台采用再用木枕木垛,平台顶面一般铺设两根通长的导轨。平台的搭设应兼顾道岔平移时六根横向导轨的安装和拆卸。
③ 平台高度必须适宜,既要考虑到道岔起落量不宜太大,又要考虑到横移时坡度和纵移的方便。
(3)道岔上台组装
道枕吊运到平台轨上,按编号顺序摆放,并使直股外侧在一条直线上。将垫板、滑床板、胶垫按照道岔铺设图摆放安装到位,按顺序将道岔钢轨部分向后顺序铺设,连接后安装扣件。当直轨方向和导曲线支距全部符合标准后,拧紧直股和导曲线上股轨枕螺栓。各部分轨距符合标准后,拧紧下股轨枕螺栓。同时配合电务部门安装转换设备和外锁闭装置,并进行调试。
(4)预铺道岔注意事项
① 预铺道岔必须方正,道岔的直股一般平行于既有道岔直股。根据铺设时的钢轨温度,通过计算设置轨缝。铺设道岔枕时,先在钢轨直股上画上间隔标志,要求道枕偏斜不得超过10 mm,钢岔枕偏斜误差应在5 mm以内。道岔预铺后,各部分要在轨腰上标写清楚。
② 摆设岔枕时,不得用撬棍插入岔枕的螺旋钉孔内,以免损坏套管。
③ 电务转换设备及杆件应安置在特制的钢岔机内,安装时要上好双向绝缘。绝缘接头的轨距挡板及弹条应进行处理,以避免联电。
④ 现场预铺要注意检查尖轨与基本轨密贴情况,确认尖轨在刨切范围内与基本轨之间的缝隙小于1 mm,才允许安装电务设备。
⑤ 尖轨根部采用限位器结构,有缝道岔限位器可以限制钢轨爬行无缝道岔可释放一部分温度力,顶死后可传递纵向力,在试铺时要求限位器前后缝隙控制在(7±1.5)mm范围内。
⑥ 道岔采用Ⅱ~Ⅲ型弹条分开式扣件,滑床板及护轨采用弹片扣压。
(5)扣件及垫板安装注意事项
① 先放好轨下胶垫,再按设计要求在钢轨工作边两侧安装不同型号的轨距块,要求轨距块部顶住胶垫,或胶板。个别轨距块不能安装时,应打磨后再安装。
② 滑床板与护轨垫板安装弹片时,要注意区分弹片的正反面。正面(小斜坡一面)侧面顶孔,用手锤敲击钉头,使其就位。安装转换器钢轨枕滑床台的销钉应由外向里装,以免碰上电务表示杆的接头铁。
③ 销钉的规格,长度72 mm的销钉用于钢轨滑床板,长度为155 mm的销钉用于转换器滑床板,长度为205 mm的销钉用于护轨垫板。
④ 混凝土道岔套管内应涂以黄油,以防螺栓锈蚀。螺栓不得用锤打,以免伤害套管。螺栓扭矩应达到250~300 N·m。
⑤ 道岔采用防松螺母,按操作顺序及要求拧紧。预铺道岔按标准验收确保道岔上道质量。
2.换岔施工重点事项
(1)第一步:旧道岔拆除。
在更换道岔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① 做好测量和设计工作,结合更换道岔,对原道岔“中交”位置、渡线方向、线间距、岔区纵断面等进行必要的调整,使岔区平、纵断面得到改善。
② 做好道岔的方向控制,在既有道岔直股工作边每隔5~8 m与临线量出线间距,并标注于临线钢轨上,以控制道岔的方向。
③ 人员分工及施工防护。
更换道岔前,细致组织分工。参加封闭施工的人数,根据具体实际工作量大小,木枕道岔每组安排100~120人,混凝土枕道岔每组安排160~200人。在封锁前的施工准备中,采用列车不慢行的方法,但在轨道扣件需先松开,再拧紧,保证点内扣件能顺利拆除。封锁线路的命令下达后,按规定设好防护。
采用人工拆除道岔的方法。拆除旧道岔会施工的总用时25~30 min。根据人员分工,拆除旧岔钢轨,辙叉约需15 min,搬走旧岔枕约需10 min。长岔枕在点内更换,旧长岔枕搬走后,迅速组织人力更换岔后的长岔枕,确保在道岔就位前,完成长岔枕的更换工作。
在拆除旧道岔时,将旧料放在事先指定的位置,以不至影响下一步更换石砟和新道岔移设就位。
在拆除旧道岔的同时,根据先前调查,电务配合迅速放倒影响新道岔纵移或横移的信号设备。道岔通过后予以恢复。
(2)第二步:道床处理。
为减少点内施工的工作量,点内挖除旧砟后,直接更换为新道砟,旧砟清除厚度必须保证枕底下30 cm。
(3)第三步:道岔纵横移动。
① 整组道岔横向移动。
当预铺条件较好,组装的新道岔正对铺设位置时,可采取整组横向移动的方法横移。
施工时,先在新道岔下布置好横向轻型走行轨6~10根,并使其伸到就位道岔的道砟上。为使新道岔横移省力,走行轨面向旧道岔设为5 %~6 %的下坡。之后用压机抬起道岔,上好滑轮小车,使其落到横向走行轨上,系好麻绳4~5根。移岔就位时,所有人员都要听从施工负责人的指挥,技术人员在要点过程中要对道岔及时控位,将道岔正位铺设。拉岔过程中要注意缓慢移动,避免发生道岔偏移,影响就位。
② 整组道岔横向、纵向移动。
当道岔预铺在路肩上时,先把新道岔横移到纵向走行轨上,拆下横向走行轨,用压机抬起道岔,上好纵向走行滑轮小车,整组道岔即可纵向移动。预铺位置较远的道岔,先利用原线路钢轨作为纵向走行轨,将整组道岔缓慢、平稳地推拉至铺设位置的前端或后端。与此同时,在拆除旧道岔的道床上摆上木枕,铺好纵向走行轨,并与线路钢轨连接。走行轨要尽量搭得低一些,以便为道岔落道创造条件。同时新道岔就可沿新铺走行轨纵向移动到设计位置。
(4)第四步:道岔下落就位。
道岔纵横移动到位后,需要先把道岔适当抬起,将道岔下面的走行小车、走行轨和枕木一起拆除,再将道岔下落就位。
采用砂袋纵移道岔下落:当新道岔纵移到位后,首先每隔4~6 m垫好砂袋。然后用起道机抬起道岔,拆除道岔头尾两端走行小车和走行轨,将道岔落在砂袋上,再用撬棍将砂袋捅破,砂子流出,使道岔缓缓落在预定位置。
砂袋高度以两层为宜,下部3个上部1个,垫其中心,每袋50 kg。
为了弥补横移中产生的纵向误差,可在砂袋上放两块300 mm×200 mm钢板,钢板抹润滑油,用撬提通破道岔移动方向砂袋的一侧,使道岔向预定方向移动、下落。
(5)第五步:道岔联结。
道岔落地后,一般只进行少量横纵向拨移,即可与前后钢轨合龙。因某种原因一次不能就位时,则需纠偏。纠偏分横向纠偏和纵向纠偏。
① 纠偏原则:先横向纠偏,后纵向纠偏。
② 横行纠偏法:对道岔前后端部与前后引轨端部垂直线路方向的相错量进行纠正的方法。横行纠偏一般用齿条起道机在道岔前端进行横向拨移。
③ 纵向纠偏法:对道岔线路方向与前后引轨肩的相错量进行纠正的方法。
纵向纠偏采用小撬法:道岔落地后,用齿条式起道机直接从石砟上打起道岔(起道机作用点在钢轨上),在道岔两边用撬棍统一进行纵向拨移。
④ 纠偏措施:
当新铺道岔前后引轨已铺好时,纠偏措施如下:
A.对直接落到砟面的道岔局部进行横向纠偏,使其端部与其引轨纵向对好位。
B.用起道机抬起道岔进行纵向纠偏,使道岔纵向到位(若有一个接头不到位,无法上夹板时,待岔排另一部分横向纠偏到位,道岔方向拨好后即刻解决)。
C.纵向纠偏到位后,撤除起道机,道岔全部落至石砟面,此时对岔排另一端进行横向纠偏,就位后上好夹板及螺栓。
⑤ 接触网配合:道岔就位后,电化部门根据新岔位置,立即调整接触网线路位置。
⑥ 收尾工作:道岔前后合龙后,上好接头夹板,上好绝缘接头,打好接续线。
为保证道岔前后平顺,新道岔前后引轨要用一根同类型新25 m钢轨进行过渡。改铺道岔时前后引轨要用一根旧钢轨进行过渡。正线与站线钢轨联结时,用异型轨过渡。
道岔与道岔间距离在150 m以内时,以Ⅲ型混凝土枕连通,轨枕间隔为600 mm;木岔枕道岔前后轨枕,需铺设Ⅰ类木枕(260 mm×160 mm)过渡,铺设标准按设计标准进行。
(6)第六步:整修调试。
道岔连接后,要抓紧进行回填石砟、起道捣固、投道等整修调试工作,使线路尽快达到放行列车的条件。
① 起道捣固。
待道岔铺设到正位后,立即组织人力回填道砟,进行全部起道捣固。捣固时,要求道砟充足,必须采用手提电捣。捣固时,先捣固整修转辙部分,以为电务调试争取时间。
② 拨正方向。
道砟起道捣固后,局部方向发生变化,可用锯齿起道机拨道,使道岔方向达到规定要求。
③ 整修配件,清理道床。
道岔起道捣固后,对道岔各部配件要全面检查一遍,特别是转撤部分,发现脱落、松动的,要抓紧进行整修。
对捣固、拨道后的道床,要进行一遍均匀整理,使其成为标准断面,并且外观美观。
④ 电务调试。
待道岔转辙部分起道整修完毕后,电务调试可与工务工作平行进行,在工务进行道岔局部细致调整的同时,工务配合1~2人,电务进行道岔联锁调试工作。由于道岔预铺时电务已进行了初步调试,上道后的调试工作一般用时30~60 min既可完成。
⑤ 各部尺寸检查。
在开品线路情,对道岔各部尺寸包括轨距、水平、高低、方向、支距、各部间隔逐项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对超限地段,组织人力及时进行整修。
(7)第七步:开通线路。
当道岔达到放行列车条件后,施工负责人向行调要线路开通命令。
① 机车压道。
② 慢行期间人员值班及职责。
道岔开通后,由于道床松软,道岔几何尺寸变化大,因此在整个慢行期间,工程、工务、电务、车务均应设专人昼夜值班。工务、工程值班人员的职试是:加强对新铺道岔的检查,对设备变化较大的处所,及时组织人力整修;尤其要捣固好岔枕,使其基础尽快稳定;对松动螺栓进行复拧;同时,如有尖轨转换、轨道电路等电务设备故障,要积极配合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