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砟整道

四、上砟整道

(一)总体施工工艺

上砟整道施工工艺图如图4-5-1所示。

img

图4-5-1 上砟整道施工工艺图

1.第一遍上砟整道

上砟:将道砟均匀地散布到轨道内。

起道:将每节轨道在几个点抬高并用道作垫实。抬高后的轨面应大致平顺,没有显著的凹凸和反超高。抬高后应同时方正轨枕位置。

串砟:全轨节抬起后立即向轨枕下面串砟,要求串满串实,没有空吊板。

拨道:上述工作完成一定长度后进行一次拨道,即将线路拨到中心线位置,使直线顺直,曲线圆顺。拨道前检查要拨的线路地段的轨缝是否合适,必要时应进行调整,以防发生胀轨。

填盒:补填轨枕盒内道砟。

2.第二遍上砟整道

上砟:与第一遍上砟整道相同。

匀轨缝:在进行该项作业时须同时拧松螺旋道钉的螺帽,以便抬道后细方轨枕。

起道:将轨道抬高至比设计标高略高,线路中线基本吻合,留待大型机械整道。曲线外股钢轨按规定超高抬够。起道后的轨道前后高低、左右水平均应符合规范要求。

细方轨枕:按轨腰上的标记整正轨枕。

串砟:钢轨两侧40~50 cm范围内串满道砟。

填盒:向轨枕盒内填补一部分道砟,供捣固用。

捣固:将钢轨外侧40 cm、内侧45 cm范围内的道硅捣实,使能随列车通过时的荷载,但轨枕中部60 cm范围严禁捣实。

拨道:按照线路中线细拨轨道。拨道前可将轨枕端部的道砟扒开一部分,以减小拨道时的阻力。

整道:包括小量的拨道、校正线路平面位置、整修道床、补足轨枕盒内道砟,拍实道床边坡及顶面并使之保持稳定。

3.第三遍整道(沉落整修)

作业后达到规定开通速度,再由人工对线路方向、水平、高低进行细拨细调及对道床边坡、砟肩等进行整理,使线路外观达到6条线两个面,平直美观。

4.施工技术要点

铺轨过后应随即重点整道,保证铺轨工程列车能按15 km/h的速度安全运行。作业重点:方正轨枕,补足并紧固配件和扣件,拨顺轨道方向,串实承轨处的枕下道砟,消灭反超高和三角坑。

每次上砟整道,应先补充枕盒内部分道砟,然后起道、方枕、串、捣固道床、拨正轨道方向、回填清理道砟,稳定轨道。

轨道各主要尺寸,应在第三遍整道后,逐步整正至验收标准要求。轨距、轨缝符合验标规定,轨枕正位,扣件按规定上紧,空吊板率不得大于8%。清理路肩上道砟,整理道床断面与设计相符。

(二)施工工艺

1.施工测量

在工具轨安装后,对原线路控制中桩及水准点再次进行贯通复测,确认满足精度要求,并加密中桩及水准点。

在每次整道作业前,进行起拨道量测量,直线段每20 m、曲线段每10 m、曲线变坡段起止点等处测量轨道的起、拨道量,并标记在轨枕上。

2.起拨道及配砟整形

用起拨道机将轨道抬高至设计位置,人工将道(道砟预铺时,将多余道砟均匀卸放两侧)均匀散至轨枕下,轨面上的道碎清扫至枕下。

起道、串砟和拨道的施工工艺通第一遍上砟整道。

3.道砟捣固

道砟采用汽油捣固机进行作业,应在铺设轨温-20℃~15℃范围内进行,严禁超温作业。

捣固作业结束前,在作业终点划上记号,并以此开始按不大于2.5%的坡度开始递减顺坡,达到安全行车的要求。

桥梁地段枕下道砟厚度不足150 mm时不能进行捣固作业。桥头、焊缝等薄弱地段应加强捣固。质检员随机对作业后线路进行检查。

(三)轨道质量检测

上砟整道后,全面地对线路进行检测,检测主要项目有轨面标高、中线偏位、轨道几何尺寸、道床参数、竖曲线等,由于要换铺长钢轨,所以检测项目均须达到最终稳定状态标准的1.5倍范围内,否则需继续整道直至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