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特点与重难点

二、工程特点与重难点

(一)工程特点

分水镇隧道全长9 167 m,其中,明洞9 m,Ⅴ级围岩418 m,Ⅳ级围岩4 555 m,Ⅲ级围岩4 185 m,具有以下施工特点。

1.安全风险高

洞口偏压、浅埋存在滑坡等不良地质;为低瓦斯隧道;背斜核部地段分部可溶岩、地下水具承压性;D1K216+290~D1K217+290段地表为水源保护区,施工期间,安全风险高。

2.地质条件复杂

隧道穿铁峰山背斜,主要地层有侏罗系和三叠系泥岩夹砂、沙岩、页岩沙岩夹煤层、泥灰岩等。隧道洞口浅埋易发生塌方、滑坡等自然灾害;洞身穿浅埋沟谷、Ⅴ级浅埋、偏压等特殊地段。隧道最小埋深仅13 m,影响长度325 m,地质条件复杂,岩层近于水平,围岩松软,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

3.开挖断面大

洞身最大开挖断面155.89 m2,为双线铁路隧道。断面大、地质地形复杂决定了工程风险高、施工难度大。

4.施工工期紧

根据合同约定和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限制,该隧道实际工期仅30.4个月,工期非常紧张,如何科学组织施工、提高施工水平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5.生态环境脆弱

隧道区域地表植被较发育、分部水田、旱地和林地,村舍及堰塘较多,环水保形势严峻;下穿地段除村庄、公路外,其余大多为农田灌溉段,易造成地表沉降、房屋开裂、农田渗漏、道路开裂等。

(二)工程重难点

(1)斜井下坡最大坡度10.5%,从斜井口到正洞垂直高差超过110 m,设计隧道涌水量较大,施工过程中加强超前地质预报(红外探水),预测涌水量,以便及时动态调整抽排水方案并配置抽排水设备,确保涌水条件下安全、正常安全施工。

(2)斜井与线路重庆方向平面交角为55°21′25″,且正洞断面(134 m3)较大,挑顶过程中存在坍方的安全风险,斜井与正洞大跨度挑顶技术难度大。

(3)分水镇隧道设计为低瓦斯隧道,施工过程存在瓦斯灾害安全隐患,针对瓦斯等有害气体,采用超前钻探,提前预测煤层瓦斯赋存情况,施工过程中进行瓦斯检测,随时把握洞内瓦斯状况,加强通风,有效降低瓦斯浓度,洞内严格按照瓦斯隧道动火制度管理施工。

(4)分水镇隧道在DK211+112上跨既有达万线分水隧道,垂直距离48 m,根据成都铁路局要求对影响段(DK210+912~DK211+312)按照既有线施工进行管理,并要求爆破振速<3 cm/s,施工过程中减少一次装药量,控制爆破振速减少对既有达万线分水隧道的影响。

(5)斜井与正洞平面交角为55°21′25″,长1 181 m,正洞至大里程方向需要独头掘进长度1 878 m,通风距离达到3 km,平导分两段直线,第一段为正洞与平导之间范围,与线路重庆方向平面交角79°54′20″,第二段与平导中线万州方向平面交角64°;平导总长2 375 m,在施工过程中保证斜井至正洞内、平导经横通道至正洞内通风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