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

二、各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

(一)路堤与桥梁过渡段施工工艺

1.施工方法

桥台基坑用砼分层回填,人工捣固棒捣固密实。路基填筑前,按照设计断面图示,在已施工完成的碎石垫层及台背砼上用石灰水和红油漆分别划出一级过渡、二级过渡及分层填筑厚度(每层20 cm)的分界线,按照分界线的不同区域,分别填筑掺3%~5%水泥级配碎石(砂砾石)、A、B组填料和路堤本体填料。其填料均由级配拌和站提供,自卸汽车运至现场,与路堤本体同步填筑:人工配合推土机初平,人工配合平地机精平、压路机碾压,大型机械无法作业的台背区域(距桥台结构物2 m范围内)采用人工挂线精平,轻型内燃夯实机碾压。经现场检测,达到设计和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定的压实标准后,进行下一层填筑。

基床底层填筑前埋设软式透水管。基床底层的填筑方法与填筑路堤本体方法基本相同,初平时用推土机从塔板位置向路堤两侧及路堤纵向送料,碾压、精平与路堤本体相同。

基床表层过渡段范围内全部采用掺5%的水泥级配碎石(砂砾石)作填料,分两层与路堤同步填筑。其施工方法见基床表层填筑。

2.施工工艺

按照基底验收、分区填筑、同步摊铺、检测修整“四区段”和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修整养护“六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距构造物边缘2 m以内,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大于20 cm,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同时处理好与距构造物2 m以外填筑的衔接。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2-17。

img

图4-2-17 路堤与桥梁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

(二)路堤与涵洞过渡段施工工艺

1.施工方法

(1)当横向构筑物顶部距路基面的高度h≤1 m时,横向构筑物顶部及两侧设置倒梯形过渡段,横向构筑物顶部及两侧各20 m范围内的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5%水泥填筑,横向构筑物顶部基床表层以下及两侧倒梯形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3%水泥填筑。

(2)当横向构筑物顶部距路基面高度h>1 m时,于横向构筑物两侧设置倒梯形过渡段,过渡段顶部与横向结构物顶部齐平,横向构筑物顶部及两侧哥20 m范围内的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5%水泥填筑,构筑物两侧倒梯形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3%水泥填筑。

(3)当构筑物轴线与线路中线斜交时,首先采用级配碎石掺3%水泥填筑斜交部分,然后再按正交方式设置过渡段。

(4)当横向构筑物在挖方地段时,横向构筑物两侧设置底宽2 m的倒梯形过渡段。横向构筑物顶部及两侧各20 m范围内的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5%水泥填筑,横向构筑物顶部基床表层以下及两侧倒梯形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3%水泥填筑。

2.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2-18。

img

图4-2-18 路堤与涵洞过渡段施工工艺框图

(三)路堤与路堑过渡段施工工艺

1.连接方式

路堤与路堑连接的两种方式见图4-2-19。

img

图4-2-19 路堤与路堑连接两种方式

2.路堤与路堑过渡段结构型式

级配碎石过渡段长度L=路堤填高。

过渡段设置为在路堑一侧顺原地面纵向开挖台阶,台阶高度,宽度不小于设计和规范要求。在路堤一侧设置过渡段。

堑堤过渡分界处路堑侧基床表层以下设置横向排水砂沟内置软式排水管,直径100 mm。

3.路堤与路堑过渡段填筑施工方法

(1)台阶开挖、清理:

硬质岩路堑台阶开挖按设计尺寸要求采用浅孔小药量光面爆破,过渡段级配碎石与路堤同步填筑、碾压施工。

软质岩、强风化硬质岩、土质路堑过渡段台阶开挖按设计尺寸采用机械开挖,预留20 cm土层进行人工清除,确保台阶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2)过渡段填筑前整理台阶地基表面,碾压密实。填筑施工与相邻路堤同步进行。

(3)摊铺及压实:过渡段填料与相接路堤同时摊铺碾压,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按试验后的施工参数进行控制。

4.施工工艺框图及说明

(1)施工工艺框图见图4-2-20,路堤与路堑过渡段示意图见图4-2-21。

img

图4-2-20 路堤与路堑过渡段施工工艺框图

img

图4-2-21 路堑与路堤过渡段示意图

(2)相关说明:

① 级配碎石采用稳定土拌和机场拌,拌和均匀无离析施工,含水量比最佳值大2%左右。采用自卸汽车运输,防止混合料离析及水量散失过大,先运级配碎石掺加水泥再运级配碎石,最后运两侧包边土。采用轻型压路机压实,压路机先静压后振动,最后静压收光。

② 当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土质、软质岩及硬质岩时,应顺原地面纵向开挖台阶,每级台阶纵向挖入深度不小于1.0 m,台阶高度0.6 m左右,开挖部分填筑与路堤相应位置相同。

③ 当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强、弱风化硬质岩时,在路堑一侧顺原地面纵向开挖台阶,每级台阶纵向挖入深度不小于1.0 m,台阶高度0.6 m左右,基床表层以下采用级配碎石掺3%水泥填筑,顶面宽度不小于2 m过渡段20 m范围,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5%水泥填筑。

(四)半挖半填过渡段施工工艺

当挖方为土质、软质及风化硬质岩时,挖方侧基床底层挖除换填不小于1.0 m厚,填挖交界处横向按不陡于1∶2坡率挖设台阶,台阶高度为0.6 m左右,宽度不小于1.0 m,按路基相应部位的填料及压实标准填筑采用A、B组填料或改良土填筑。当挖方为弱风化硬质岩时,挖方一侧底部设置4%向外排水坡,基床以下采用级配碎石填筑。

(1)施工方法:

在半挖半填段,路堑部分基床底层范围内挖除换填与路堤相同且符合基床底层要求的填料(并设置4%向外排水坡),路堤部分顺原地面挖台阶,高度不小于0.6 m。

(2)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确认半挖半填地质情况→挖填交界处挖台阶→分层填筑→(检测合格)结束。

(五)隧路过渡段

隧道与土质、软质岩、强风化硬质岩石路堑相接时,在路堑基床范围内设置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填料分层填筑,压实标准同基床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