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 筑
(一)旅客站房设计原则
(1)旅客站房严格按照相关批复和各专业工艺要求进行设计,并合理安排房屋朝向,解决站房内各房间的通风、采光、防火等问题。在遵守国家有关规范、规定的前提下,给旅客及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乘车及办公环境。
(2)执行现行国家有关主要设计规范、规程和规定: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GB 50226—2007)2011年版。
《铁路房屋建筑设计标准》(TB 10011—2012、J 1405—2012)。
《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 10063—2007)2012年版。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铁路旅客车站无障碍设计规范》(TB 10083—2007、J 458—2005)。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2001年修订版。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2012)。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2003)。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 50037—2013)。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
其他相关国家、地方法规规范。
(二)站房及站台雨棚设计标准
(1)重庆北站
① 地震烈度:6度,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②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站台雨棚、跨线天桥为丙类
③ 建筑耐久年限:50年
④ 建筑耐火等级:地上部分二级,地下部分一级
⑤ 站房防雷分类:二类
⑥ 防水等级:雨棚为二级,地下旅客通道为一级
(2)复盛站
① 地震烈度:6度,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②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站房、四电用房为乙类,站台雨棚为丙类
③ 建筑耐久年限:50年
④ 建筑耐火等级:地上部分二级,地下部分一级
⑤ 站房防雷分类:二类
⑥ 防水等级:站房为一级,雨棚为二级,地下旅客通道为一级
(3)长寿北站
① 地震烈度:6度,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②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站台雨棚、跨线天桥为丙类
③ 建筑耐久年限:50年
④ 建筑耐火等级:地上部分二级,地下部分一级
⑤ 站房防雷分类:二类
⑥ 防水等级:雨棚为二级,地下旅客通道为一级
(4)长寿湖站
① 地震烈度:6度,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②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站房、四电用房为乙类,站台雨棚为丙类
③ 建筑耐久年限:50年
④ 建筑耐火等级:地上部分二级,地下部分一级
⑤ 站房防雷分类:二类
⑥ 防水等级:站房为一级,雨棚为二级,地下旅客通道为一级
(5)垫江站
① 地震烈度:6度,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②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站房、四电用房为乙类,站台雨棚为丙类
③ 建筑耐久年限:50年
④ 建筑耐火等级:地上部分二级,地下部分一级
⑤ 站房防雷分类:二类
⑥ 防水等级:站房为一级,雨棚为二级,地下旅客通道为一级
(6)梁平南站
① 地震烈度:6度,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②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站房、四电用房为乙类,站台雨棚为丙类
③ 建筑耐久年限:50年
④ 建筑耐火等级:地上部分二级,地下部分一级
⑤ 站房防雷分类:二类
⑥ 防水等级:站房为一级,雨棚为二级,地下旅客通道为一级
(7)万州北站
① 地震烈度:6度,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②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站房、四电用房为乙类,站台雨棚为丙类
③ 建筑耐久年限:50年
④ 建筑耐火等级:地上部分二级,地下部分一级
⑤ 站房防雷分类:二类
⑥ 防水等级:站房为一级,雨棚为二级,地下旅客通道为一级
(三)一般生产生活房屋设计原则
生产房屋根据工艺专业要求及有关工艺和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并合理安排房屋朝向、通风、采光、防火及道路;生活房屋按照《铁路房屋建筑设计标准》(TB 10011—2012、J 1405—2012)成都铁路局231号文有关要求及现行有关建筑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在遵守国家有关规范、规定的前提下,以给职工创造良好工作和生活环境为目的,在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前提下一般同一地区的生产或生活用房尽量合并集中设置修建综合楼。铁路房屋的防火设计按照现行的防火规范执行。
(四)一般生产生活房屋设计标准
① 地震烈度:6度,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②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四电用房为乙类,其余房屋为丙类
③ 建筑耐久年限:50年
④ 建筑耐火等级:二级
⑤ 防雷分类:二类
⑥ 防水等级: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