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房施工工艺与方法

四、站房施工工艺与方法

(一)候车大厅及进站小厅

1.墙 面

(1)墙面干挂石材时,注意阳角处理,正面压侧面并倒圆角。不同材料交界面根据石材压玻化砖,玻化砖压乳胶漆,石材压乳胶漆原则。

(2)根据成都铁路局关于明确铁路旅客站房墙面暗装消火栓箱门通用标准的通知,售票厅、候车厅、贵宾室、ⅤIP室、卫生间、进出站通道等公共区域墙面所采用石材墙裙或干挂花岗石时,消火栓箱门采用石材门;办公、设备等其他其他无石材墙裙或干挂花岗石区域采用不锈钢消火栓箱门,箱门按标准采用1.2 mm厚亚光304不锈钢。

(3)墙面石材与地面石材交界处,采用墙面压地面的方式,便于交界处缝的处理,也能保证处理效果。

(4)球形风口因均匀排布,特殊情况下可做假风口,铝方通断缝处宜在风口中间,如图4-6-1所示。

img

图4-6-1 球形风口排布图

(5)如条件允许,可以将室内铝板设计成假离缝,铝板之间加黑色不锈钢条,宽度15 mm左右(铝板密缝对加工精度要求高)。

2.地 面

(1)地面石材无论设计与否,都应设置疏散指示灯。指示灯位置设置在石材中心处,如图4-6-2所示。

img

图4-6-2 疏散指示灯位置

(2)地面石材进行铺贴前,对地面结构标高进行复核,考虑到地面石材以下布线需要,干硬性砂浆结合层厚度控制在5 cm左右。

(3)地面施工最好在吊顶及墙面完成后进行,如确实进度需要先进行地面施工,须做好成品保护措施,建议采用地板纸满铺。如图4-6-3所示。

img

图4-6-3 地板纸满铺的成品保护措施

3.吊 顶

(1)吊顶避免与墙面硬顶,条板与墙面间采用铝单板过度,铝单板宽度在1 200 mm左右,比条板低50~60 mm。

(2)铝条板吊顶时,出于美观考虑,接缝端头增加堵头。同时,应尽量减少拼缝,但条板过长又影响运输,可以采用加套芯的方式将短板进行接长处理。

(3)吊顶尽量增加铝单板灯带,在铝单板上开洞,开洞时注意灯在一条直线上,如图4-6-4所示。

img

图4-6-4 吊顶增加铝单板灯带

(4)过渡的铝单板和条板建议同色。布置单板时,考虑柱子分部,单板中心线与柱子中心线重合,单板施工完毕后及时撕掉保护膜。

(5)注意防烟分区,当候车室面积较大时,会设计挡烟垂壁,便于防烟分区。

4.座 椅

候车大厅座椅没有必要严格按照设计数量进行采购,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可和接管单位对接,适当减少。候车大厅座椅需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是不锈钢,二是底座和靠背需一体,三是为了避免部分旅客候车时占多个位置,需将各个位置隔离。候车大厅的座椅如图4-6-5所示。

img

图4-6-5 候车大厅的座椅

5.进站厅

(1)扶梯与墙体间隙处张贴禁止攀爬标志,如图4-6-6所示。

img

图4-6-6 扶梯与墙体间隙处的禁止攀爬标志

(2)扶梯玻璃栏板与踏步之间三角形用不锈钢封严实,避免杂物掉落伤及下方行人。

(3)进站小厅铝条板与石材墙面之间用铝单板过渡,铝条板列数为奇数。

(4)进站楼梯旁通常都设置了垂梯,转角处存在临空面且存在人流对冲,故此部位栏板高度应不小于1 300 mm,双立柱,拦板直接落在地面上,或者玻璃架空,下部用不锈钢包封。

(5)进站厅处玻璃栏杆在施工前及时和车站对接,以满足接管单位的要求为宜,并做好钝化处理,如图4-6-7所示。

img

图4-6-7 进站厅处玻璃栏杆

(二)售票厅

1.墙 面

(1)因为售票台模数为800 mm,因此当不存在需要考虑幕墙对缝时,墙面石材选择800 mm×800 mm。

(2)当墙面与地面石材不能对缝时,将售票台石材拼缝严密,并打磨光滑,尽量弱化拼缝,同时在售票台一侧墙面石材靠地面15 cm范围内内凹。

2.地 面

(1)因为售票台模数为800 mm,因此当不存在需要考虑幕墙对缝时,墙面石材选择800 mm×800 mm。

(2)当墙面石材、地面石材、幕墙分格不能同时对缝时,可以使地面和幕墙对缝,地面和非售票台侧的墙面对缝。

3.吊 顶

(1)为了对吊顶内凌乱管线进行最大限度的遮挡,吊顶条板应与人前进方向垂直,即和售票显示屏平行。万州北站售票厅优化后效果如图4-6-8所示。

img

图4-6-8 售票厅优化后效果图

(2)梁柱节点处避免硬顶,可将梁在柱位置镂空或者将柱顶部直径变小。

(3)吊顶条板或锤片宜为整块,若不满足整板条件,条板或锤片应为奇数,拼缝不能设置在中央位置。

(三)办公及生产生活用房

1.墙 面

抹灰时做好平整度与垂直度的控制。

2.地 面

走道地面地砖排版时,考虑对称布置;为将墙面与地面在视觉上明显区分,踢脚线宜选择黑色,如图4-6-9所示。

img

图4-6-9 办公及生产生活用房地面

(四)室外平台

(1)落客平台施工前,做好与市政广场的标高对接工作,地面石材与墙面装饰材料做好对缝处理,墙面做好踢脚处理,如图4-6-10所示。

img

图4-6-10 地面石材与墙面

(2)落客平台处路地交接位置处变形缝用不锈钢盖板,并设置防冲撞墩。

(3)在铝板幕墙底部做不锈钢踢脚,不锈钢厚度以1.2 mm为宜,高度取120 mm。

(五)幕 墙

1.铝板幕墙檐口

(1)在檐口铝单板进行排版时,做到横向、纵向、斜面缝交于一点,如图4-6-11所示。

img

图4-6-11 铝板幕墙排版示意图

(2)外墙铝板分格较小影响檐口立面的铝板美观时,可以选用两块立面铝板与一块檐口铝板对缝的方式,没有必要严格对缝。

2.墙 面

(1)在进行墙面铝板排版时,在考虑对缝的同时,也要避免小块铝板出现;特别是和圆柱交接处,没有必要严格对缝,可以加大单块铝板尺寸减少一条缝。

(2)铝板包柱底部做不锈钢踢脚,高度宜与地弹门下部不锈钢高度一致。

(3)因为铝板幕墙后需要做保温岩面,当铝板幕墙后无墙体时,做好背衬处理;当有墙体时,保温岩面务必固定牢固,做好平整度控制。幕墙后有无墙体两种情况分别如图4-6-12和图4-6-13所示。

img

图4-6-12 铝板幕墙背衬处理

img

图4-6-13 铝板幕墙保温岩面

3.雨 棚

(1)在外幕墙施工前应充分考虑雨棚钢结构与幕墙立柱间的相互关系,合理组织施工。

(2)当雨棚拉杆不可避免地需要设置而又与幕墙立柱位置冲突时,可以考虑设置双拉杆,如图4-6-14所示。

img

图4-6-14 雨棚拉杆设置成双拉杆

(六)金属屋面

(1)屋脊施工时,注意上部盖板宽度的控制,避免雨水渗漏,如图4-6-15所示。

img

图4-6-15 注意上部盖板宽度的控制,避免雨水渗漏

(2)采光或排烟天窗施工时,注意密封胶的质量控制,如图4-6-16所示。

img

图4-6-16 采光或排烟天窗施工注意密封胶的质量控制

(七)出站天桥

(1)由于出站天桥光线较暗,下部宜采用亮色涂料,如图4-6-17所示。

img

图4-6-17 出站天桥下部采用亮色涂料

(2)出站楼梯处为避免旅客逆行,应有推拉式活动栏杆,平时进行封闭。

(八)站台及雨棚施工总结

(1)混凝土结构雨棚施工阶段,建议按照雨棚变形缝的位置划分施工流水段,在首件工程施工时可以为后续大面展开积累经验,出现的质量问题也便于整改。第一流水段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质量会诊,重点关注雨棚檐口的顺直。如果混凝土雨棚檐口不顺直,可以从模板加固、拉通线、混凝土的浇筑顺序等方面进行调整。结合渝万项目的经验教训,建议如下:一是檐口模板加固完成后,进行分项验收,验收时务必拉通线;二是混凝土浇筑时,先浇筑板面以下部位,待下部混凝土初凝前浇筑上翻梁上部,避免一次浇筑。

(2)混凝土结构雨棚存在不做滴水线,或雨棚梁预留滴水槽不顺直、效果差等现象,造成雨水流向雨棚梁底部,影响雨棚美观。工管中心建议取消结构预留滴水槽的常规做法,改为固定一条埃特板作为雨棚滴水线,既起到滴水线功能,又能弱化雨棚檐口不顺直现象。混凝土结构雨棚完工后的外观图如图4-6-18所示。

img

图4-6-18 混凝土结构雨棚完工后的外观图

(3)站台面上相关检查井、雨水井等进行施工前,需考虑地面石材排版情况,做到井盖在石材中心位置。同时,对于站前单位施工的检查井等在帽石及盲道砖位置时,提前提出解决方案,避免事后返工。

(4)站台端头及基本站台边缘栏杆高度不低于1.4 m,且栏杆均采用拉丝不锈钢,避免采用镜面不锈钢。同时,站台端头栏杆施工时,需注意限界问题,并悬挂禁止通行的图形,中英文字标志标志;端部防护栏杆边缘距线路侧站台边缘不小于690 mm(紧靠正线侧不小于640 mm),端部设有通往线路的台阶或坡道时,台阶应设在端部防护栏杆范围内,宽度不得超过防护栏杆宽度,台阶两侧安装防护栏杆,并于端部栏杆相连接。

(5)站台端部栏杆间歇不大于110 mm,高度不低于1 400 mm,作业门开关过程不得侵入铁路建筑限界。

(6)站台端部检修爬梯需及时组织施工,并完成封闭。一是可以减少临时爬梯,其次可以减小静态验收时问题库,因为该部分是静态验收时的重点检查项目。

(7)站台雨棚变形缝处不锈钢下部进行封堵,上部铆钉处用耐候结构密封胶密封。不锈钢板侧面及地面颜色同周围涂料;同时,参钉控制在30 mm以内,因为此项是静态验收时重点关注项,加密后可以减少问题库立面的A类问题。

(8)尽量减少色系,避免与站房整体空间色差不匹配,即便是设计原因,在装修阶段也要提出,避免事后返工。

(9)站台雨棚雨落管卡箍朝向雨棚柱一侧,避免划伤旅客,雨落管颜色同雨棚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