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文地质特征

五、水文地质特征

沿线属于长江流域,水系较发育,长江及其支流御临河、龙溪河、高滩河、苎溪河等大小江河为常年地表水流,河水面为当地侵蚀基准面。地表水系呈树枝状、叶脉状分布。线路所经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受地貌、岩性、构造的控制。丘陵、陡坡及泥页岩地段,一般水量较小;河谷阶地砂卵石层孔隙水较丰富;砂岩、碳酸盐岩地区,构造裂隙带及向斜等储水构造的地下水水量较大。

(一)地下水分布及特征

沿线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堆积层孔隙水、碎屑岩裂隙水及岩溶水。

(二)沿线水质对混凝土侵蚀性评价

勘测期间对沿线地表水、地下水进行了取样分析,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沿线水质类型一般为imgimg型水。按《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进行判定,大部分地表水及地下水对砼无侵蚀性,少数地表水及地下水对砼有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为H1、H2或L1。

沿线侏罗系珍珠冲组(J1z)与三叠系须家河组(T3xj)地层中含煤(线),三叠系嘉陵江组(T1j)、雷口坡组(T2l)与巴东组(T2b)地层中含石膏,地下水对砼多具侵蚀性,根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化学侵蚀环境的作用等级一般为H1、H2,氯盐环境的作用等级一般为L1,盐类结晶破坏环境的作用等级一般为Y1、Y2。